[实用新型]一体化双支撑电线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1644.8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3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攀枝花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00 | 分类号: | E04H12/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梁田;谭新民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支撑 电线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线杆,尤其是涉及一种一体化双支撑电线杆,属于电力设备。
背景技术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明于19世纪70 年代,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电力的传输需要采用到多种设备,而线缆是最基本的设备,在进行线缆的架设中,需要利用到的线缆的长度一般比较长,所以采用了电线杆作为支撑,电线杆的高度根据线路铺设环境确定高度,一般都是要距离地面有一定的高度,超过了人体能够直接徒手达到的高度。传统的电线杆都是单独的一根来支撑线缆,单独的电线杆由于受到自然界风力或者雨雪的干扰,或者线缆及其配件的重力或拉力,导致电线杆安装不平稳,影响其平稳性,甚至倾倒,尤其是在需要支撑重量比较重的线缆及其配件情况下,单独的电线杆无法支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电线杆无法支撑重量比较重的线缆及其配件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一体化双支撑电线杆,该电线杆利用两个倾斜的电杆连接为整体,能够适用于对重量比较重的线缆及其配件支撑,解决了现有电线杆无法支撑重量比较重的线缆及其配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体化双支撑电线杆,包括两根杆体,所述杆体的顶端外壁上均设置有扎紧套,扎紧套的顶端与杆体的顶端设置在同一平面内,杆体的顶端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同时与两根杆体固定,且安装板同时与两个扎紧套接触,扎紧套之间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同时与安装板以及两个扎紧套固定;杆体的外壁上贴合有导线筒,且导线筒与扎紧套的外壁连接,两根杆体的中心线之间呈10°至20°的夹角。通过将两根杆体利用连接板和安装板构成一个整体,这样结构的电线杆的牢固度高,同时两根杆体的中心线之间倾斜呈10°至20°,这个范围的角度能够使得两根杆体之间的稳定性更高,超出这个范围使得稳定性下降,造成对线缆的支撑不稳定,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利用本结构的电线杆,解决了现有电线杆无法支撑重量比较重的线缆及其配件的问题。
两根杆体的中心线之间的倾斜最佳夹角为15°。15°能够使得两个杆体之间既不发生干涉,在安装后相互之间的稳定能够最高。
扎紧套和安装板之间设置有若干块肋板,肋板的外壁同时与扎紧套的外壁和安装板的端面接触,且同一扎紧套上的肋板中的相邻肋板之间的距离相等。肋板是用于加强扎紧套和安装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避免安装板上安装部件后,导致扎紧套和安装板发生连接结构上的脱落的问题。
安装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通孔设置在杆体的端面外部,且通孔设置在肋板之间。通孔是用于安装其他部件,通孔一般是在安装板的四个角位置设置,对应的部件通过通孔和螺栓的配合固定在安装板上。
两根杆体的外壁上均套合有箍筋,箍筋之间设置有拉紧杆,拉紧杆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箍筋连接,且拉紧杆设置在两根杆体之间,箍筋与同一根杆体上的拉紧杆连接,连接板设置在拉紧杆和安装板之间,导线筒设置在箍筋内部。箍筋是现有的部件,用于箍住杆体的外壁,便于拉紧杆能够将杆体拉住,同时导线筒穿过箍筋,导线筒与杆体的接触更加紧密,避免了其在杆体上的摆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线杆结构简单,稳定性高,利用两个倾斜的电杆连接为整体,能够适用于对重量比较重的线缆及其配件支撑,支撑牢固,保证了线缆架设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安装板;2—扎紧套;3—连接板;4—杆体;5—箍筋;6—拉紧杆;7—导线筒;8—通孔;9—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攀枝花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攀枝花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16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珠轴承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可调节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