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刮一体化井下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0844.1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3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姜自华;钱钦;谢桂学;逄铭玉;王森;胡波;崔敏;时宝峰;王保三;徐增生;刘冬梅;许立忠;姜晓东;贺荣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桩西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E21B31/00 | 分类号: | E21B31/00;E21B37/02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周京兰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井下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石油工业的井下作业工具,特别是一种通刮一体化井下工具,可在下滤砂管、下丢手封隔器、下封隔器卡封油层,又需要实施通井和刮管井筒处理程序的井中使用。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现场的通刮一体化工具,均是液压操作工具,液压操作工具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先通井再刮管,即工具下至刮削段以下采用正打压方式伸出刀片,当井筒内壁有水锈、水垢等脏物,下放管柱时脏物下沉速度慢在工具上部逐渐堆积;上提刮削时,因环空间隙太小且工具无防卡设计,无法建立循环会导致钻具卡死。另一类是先刮管再通井,即工具下入时是刮管器状态,采用上提下放刮削井壁,刮削完成后投球打压将刮削刀片收回成通井规。在井筒情况不明的情况下,直接下入大直径工具,若井筒内壁水锈、盐垢、灰环等脏物较多或套管弯曲、缩颈变形严重时,一旦操作不到位,加压过大过猛,容易导致卡钻,且刮管器一旦卡死再投球打压回缩刮削刀片很难实现,使得液压工具在现场井筒处理中存在明显隐患。并且操作程序繁琐,液压操作工具使用油管输送下井,到达预定深度后投球打压伸出或缩回刀片,现场需要连接水泥车管汇,且刮削过程中需维持泵压,刀片一旦被脏物或套管卡死,易造成工程卡钻事故,无法推广使用。目前对下滤砂管、下丢手封隔器、卡封油层等需要实施通井、刮管的井筒处理的井,如果使用井下普通机械工具作业,通常是下两趟管柱,即先下管柱通井,再下管柱刮管,分两步完成通井、刮管施工。下两趟管柱施工,职工的劳动强度大、作业占井周期长。现场需要一种集通井、刮管一体化的工具,以解决当前工序繁琐、费时长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当前通井、刮管下两趟管柱,工序繁琐、费时长的难题,提供一种通刮一体化井下工具,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职工的劳动强度,缩短占井周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通刮一体化井下工具包括通井规和弹簧式刮削器,将通井规的下接头与弹簧式刮削器连接,在弹簧式刮削器的下部连接防碰接头,实现下一趟管柱完成通井、刮管两项工作任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显著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工具的下部安装了防碰接头,该防碰接头的外径与通井规相同,并在防碰接头和通井规上都设置了过流槽,可以实现洗井功能,将弹簧式刮削器安装在工具的中部,由防碰接头对其提供起下过程中的保护。弹簧式刮削器的刀体下部与刀体压板的配合面是弧形配合面,有效解决了现有弹簧式刮削器在井口套管短节下方第一根套管处遇阻,工具无法下井的难题。本实用新型选择了井筒结垢、浅层出砂和大位移斜井和水平井做现场实验,证明其实施过程中没有出现工程和安全事故。成功实现一趟管柱达到井筒检验和井壁杂物处理综合目的。使用过程中,如果套管存在脏物和套变等问题中途遇阻,其管柱均可安全起出,安全系数高。为通、刮一体化施工提供了井下工具,解决了当前通井、刮管类施工工序繁琐、费时长的难题,降低了现场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减少了事故发生机率,提高了施工效率。本工具安装简单快捷,使用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通井规A-A向的剖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弹簧式刮削器刀体的局部剖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防碰接头B-B向的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一种通刮一体化井下工具包括通井规1和弹簧式刮削器2,将通井规1的下接头7与弹簧式刮削器2连接,在弹簧式刮削器2的下部连接防碰接头3。防碰接头3的外径大于弹簧式刮削器2本体的外径,其上部内圆与弹簧式刮削器2的刮削器下接头8连接,防碰接头3的中心孔下部是锥形口,方便工具的下入。防碰接头3的外圆设有防碰接头过流槽6,该防碰接头过流槽6是轴向通槽,至少设有三条。弹簧式刮削器2的刀体5下部与刀体压板的配合面是弧形配合面。有效解决了现有刮削器在井口套管短节下方第一根套管处遇阻,工具无法下井的难题。通井规1的外径与防碰接头3的外径相同,在其外圆设有通井规过流槽4,该通井规过流槽4是轴向通槽,至少设有三条。通井规1和防碰接头3上均设计了过流槽,遇水锈、盐垢、水泥灰类脏物卡钻时可以建立循环,实现洗井憋压解卡,消减了此类卡钻风险。防碰接头3外径略大于弹簧式刮削器2本体,遇错断、缩径类套变或硬阻时,防碰接头3在前端可以有效减少卡钻风险。通井规1与弹簧式刮削器2以及弹簧式刮削器2与防碰接头3均是通过油管螺纹连接,方便与油管柱连接。将本实用新型连接在管柱的底部,下入井内,可完成通井和刮管的双重施工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桩西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桩西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08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放空装置
- 下一篇:高稳定性旋挖钻机底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