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酸碱、耐高温的可拆卸中空纤维膜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0218.2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7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明;谢佳琦;汤韶坛;赖申枝;杨琳;孙碧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3/02 | 分类号: | B01D63/0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1105***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酸 耐高温 可拆卸 中空 纤维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空纤维膜组件,具体涉及一种耐酸碱、耐高温并且可拆卸重复利用的中空纤维膜组件,特别适用于实验室规模化分离。
背景技术
膜分离是利用膜的选择性分离实现料液的不同组分的分离,纯化,浓缩的过程,具有高效,环保,分子级过滤及过滤过程简单,易于控制等特征,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食品,气体和液体燃料的生产以及石油化工制品生产等,已成为当今分离科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中空纤维膜组件有大通量,价格便宜,操作简单等优点,具有很广的应用前景,但是中空纤维膜组件的膜外壳通常为塑料材质,在酸碱条件下,或者高温环境中,容易产生变形,影响了膜组件的正常使用,同时,膜组件在使用完成后,由于结构和材质的原因,滤芯和外壳等组件无法分离,经常不进行回收重复利用,在应用于小规模实验时不经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中空纤维膜组件存在的在酸碱,高温环境下易产生变形以及重复利用困难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耐酸碱、耐高温、能重复使用且操作方便的适用于小规模分离的中空纤维膜组件。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耐酸碱、耐高温的可拆卸中空纤维膜组件,包括金属材质的主管道2和封盖3,所述主管道2为圆筒形,内部沿圆筒轴线铸封有中空纤维滤芯1,所述主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所述封盖3并通过螺纹密封;两个封盖上分别设有料液相进液口5和料液相出液口6,所述主管道的筒体上分别设有接收相进口7和接收相出口8,其中所述接收相进口7靠近所述料液相出液口6,所述接收相出口8靠近所述料液相进液口5。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管道2和封盖3的材质采用不锈钢。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滤芯1的两端涂胶将滤芯铸封在所述主管道2内,所述滤芯两端的涂胶铸封区域的长度为0.5-1cm。
进一步的,所述滤芯1通过环氧胶铸封在所述主管道2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滤芯1由膜孔径为0.01-0.2μm的中空纤维膜丝组成。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主管道2的内径为4-10mm,所述料液相进液口5和料液相出液口6的管道内径为2-4mm,并且分别与所述主管道2同轴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封盖3内设有锥形的导流腔9,所述导流腔的大端连接滤芯端面,小端连接料液相进液口5或料液相出液口6。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接收相进口7和接收相出口8通过两个金属管道10链接所述主管道内部,所述管道的内径为2-4mm并且其与主管道的连接处分别距离主管道两端面2.5cm。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10的材质采用不锈钢。
综上所述,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主管道和封盖采用不锈钢等特殊金属制成,因此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具有很好的耐酸碱、耐高温的性能,并且主管道和封盖采用螺纹连接,当中空纤维滤芯的膜通量无法恢复时,可将主管道中的滤芯膜丝捅出进行报废,主管道和封盖均和可重复使用,操作方便,特别适用于实验室小规模快速分离,极大降低了实验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耐酸碱、耐高温的可拆卸中空纤维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滤芯,2-主管道,3-封盖,4-涂胶铸封区域,5-料液相进液口,6-料液相出液口,7-接收相进口,8-接收相出口,9-导流腔,10-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见图1,图示中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包括金属主管道2、金属封盖3以及中空纤维滤芯1,主管道2为圆筒形,内部沿圆筒轴线铸封有中空纤维滤芯1,主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封盖3并通过螺纹密封;两个封盖上分别设有料液相进液口5和料液相出液口6,主管道的筒体上分别设有接收相进口7和接收相出口8。
在本实用新型中,滤芯1由中空纤维膜丝组成,其膜孔径为0.01-0.2μm。
在具体使用中,主管道2和封盖3的材质采用不锈钢,可进一步提高膜组件的耐酸碱、耐高温性能。
作为优选方案,滤芯1的两端涂胶将滤芯铸封在主管道2内,滤芯两端的涂胶铸封区域的长度为0.5-1cm,确保不会堵塞设置在主管道上的接收相进口7和接收相出口8,其中,滤芯1优选采用环氧胶铸封在主管道2内。
料液相进液口5和料液相出液口6的管道内径为2-4mm,并且分别与主管道2同轴设置,并且在封盖3内设有锥形的导流腔9,导流腔的大端连接滤芯端面,小端连接料液相进液口5或料液相出液口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02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LED灯管结构
- 下一篇:一种低压配电柜的底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