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免上光油的UV油墨涂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6000.X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6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高忠德;徐红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儒林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20 | 分类号: | B32B2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14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光 uv 油墨 涂层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UV油墨涂布层领域,尤其是一种免上光油的UV油墨涂层结构。
背景技术
UV技术在印铁制罐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它是利用特殊油墨在一定波长范围内的紫外光线照射下快速形成大分子立体网状且理化性能稳定、表面亮度高墨层的技术。UV油墨涂层结构一般包括承印材料表层和涂覆在其上的UV涂膜。UV涂膜主要包括底油涂布层,油墨涂布层和光油涂布层。
油墨涂布层主要提供UV涂膜的外观和色彩效果。光油涂布层的辊涂就是上光油,上光油是印刷品表面整饰加工技术之一,通过在印刷品表面涂布(或喷、或印)一层无色透明涂料,经流平、干燥、压光后,可在印刷品表面形成薄而匀的透明光亮层,满足表面整饰加工效果。
对于底油涂布层和光油涂布层来说,市场上的印铁底油和光油基本属于热固型涂料,其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1、污染较大:热固型底油和热固型光油的主要成分为热固型饱和聚酯、热固型脂肪族氰酸酯、助剂和大量的挥发性溶剂,另外,热固型光油还含有填料。由于存在大量的挥发性溶剂,底油固含量仅有35-40%,光油固含量仅有45-50%,从而在工艺过程中由于挥发性溶剂而产生大量COX和NOX等废气,一般底油废气率达到60-65%,光油废气率达到50-55%,严重污染环境,以及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2、费时难控、能耗较大:热固型底油和热固型光油的干燥方式是高温下热变干燥,需要至少10分钟的烘干时间,在烘房的烘干过程中不能快速察看和控制产品质量,而且烘房升温速度慢,达到所需温度往往需要一个多小时,也导致间断涂布能力极差;烘房运行需要消耗电能和大量燃料,不利于低碳环保。
3、设备投入较大,效率较低:热固型涂料使用的传统烘房一般需要30米,占地面积较大,花铁架等设备的维护也需要较高费用,传统烘房维修和歇业时间长,生产效率较低。
虽然紫外光UV固化技术已在印铁行业中广泛应用,但鉴于热固型底油和热固型光油存在的问题,业界一直期望开发低污染、高速效的成膜方法,形成符合环保要求的UV油墨涂层结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免上光油的UV油墨涂层结构,通过改良UV油墨涂膜的结构,在满足UV印刷品表面整饰加工效果的同时,去除对光油涂布层的使用,还可以改进底油涂布层,从而可以节省由于使用光油涂布层所消耗的电能和天然气,达到低碳环保、节省工序和投入、提高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免上光油的UV油墨涂层结构,包括承印材料表层和涂覆在其上的UV涂膜,UV涂膜包括底油涂布层和油墨涂布层。
底油涂布层涂覆在承印材料表层上,油墨涂布层涂覆在底油涂布层上。
油墨涂布层采用免光油UV油墨涂布层。免光油UV油墨涂布层使用免光油UV油墨。免光油UV油墨的主要成份采用聚酯丙烯酸脂、聚氨丙烯酸酯、胺改性环氧丙烯酸酯、活性单体、颜料、光引发剂、填料。
聚酯丙烯酸酯,主要作用是促进油墨的附着力和柔韧性,使其与承印材料表层和底油之间形成良好的附着匹配性,固化速度快,表干佳,颜料亲和性佳,水墨平衡好,耐热性好,固化收缩率低,光泽度高。
聚氨酯丙烯酸酯(PUA)的分子中含有丙烯酸官能团和氨基甲酸酯键,固化后的胶黏剂具有聚氨酯的高耐磨性、粘附力、柔韧性、高剥离强度和优良的耐低温性能以及聚丙烯酸酯卓越的光学性能和耐候性,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辐射固化材料,其主要作用是提供油墨的硬度和滑度,达到抗划伤、耐摩擦等性能,因此使得UV涂膜可以去除光油涂布层,无需使用热固型光油。
胺改性环氧丙烯酸酯,主要作用是提供油墨的光泽和杀菌效果。
颜料,主要作用是使得UV涂膜具有丰富的色彩效果,提高产品的美观性。
活性单体,可以为丙烯酸酯,主要作用是改善齐聚物的流变性,把高分子量的齐聚物分子连结在一起,依靠官能度,对加速完全固化有显著贡献。
光引发剂,主要作用是用于吸收紫外光能量,产生游离基,使UV油墨产生聚合反应。光引发剂影响油墨的固化速度、气味和耐黄变性。
填料,主要是蜡浆,主要作用是可提高光油的抗划伤和耐化性能。因此,免光油UV油墨涂布层具有良好的柔性、加工性,用于提高固化涂膜的耐磨性、抗刮痕性、透明性和透光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儒林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儒林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60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