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织横机的针板磨合山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5145.8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3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孙平范;毕治亮;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36 | 分类号: | D04B15/3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6 | 代理人: | 朱枫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织 磨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织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针织横机的针板磨合山板。
背景技术
针织横机的针板加工完成后,为了去除针槽内毛刺与杂质,需要使用特定的磨合针对针槽进行磨合,将织针针脚走针面磨合光滑。目前,部分横机制造商使用普通的编织山板对粗加工的针板进行磨合。而因为普通的编织山板针脚的走针轨迹较为复杂,针脚上下的磨合行程有限,所以对针板进行磨合时,针板收到的阻力较大,且容易发生磨合时撞针,磨合效率低下,磨合行程不够等问题。从而造成横机针板磨合不良,无法正常的进行编织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安全地对横机针板进行磨合的针织横机的针板磨合山板。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针织横机的针板磨合山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护山母板、回针护山、压针护山、推针护山和下限位护山;所述回针护山、压针护山、推针护山和下限位护山固定在护山母板上,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四个压针护山呈“M”字形排列,两端连接回针护山;所述回针护山与相邻的压针护山形成“V”字结构;所述下限位护山位于回针护山下方,呈水平排列;所述两个下限位护山中间为呈“M”字形排列的四个推针护山;所述压针护山和推针护山中间为走针轨迹,所述走针轨迹呈“M”字形;所述推针护山的爬升角度为35度。
进一步地,所述回针护山、压针护山、推针护山和下限位护山均设有两个定位销孔和两个螺纹孔;所述回针护山、压针护山、推针护山和下限位护山的走针面转角处均作了倒圆角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护山均通过定位销孔进行定位,通过螺钉孔固定在护山母板上;走针轨迹呈“M”字形,且各个护山的走针面转角处均作了倒圆角处理,使得走针轨道简单平滑,针脚上下行程大。同时这种走针轨迹能适应针板磨合的高速运行,扩大了针板的磨合区域,延长了磨合针脚的使用寿命,提高了针板磨合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来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走针轨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施例包括护山母板1、回针护山2、压针护山3、推针护山4和下限位护山5;所述回针护山2、压针护山3、推针护山4和下限位护山5固定在护山母板1上,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四个压针护山3呈“M”字形排列,两端连接回针护山2;所述回针护山2与相邻的压针护山3形成“V”字结构;所述下限位护山5位于回针护山2下方,呈水平排列;所述两个下限位护山5中间为呈“M”字形排列的四个推针护山4;所述压针护山3和推针护山4中间为走针轨迹k,所述走针轨迹k呈“M”字形;所述推针护山4的爬升角度a为35度;所述回针护山2、压针护山3、推针护山4和下限位护山5均设有两个定位销孔和两个螺纹孔;所述回针护山2、压针护山3、推针护山4和下限位护山5的走针面转角处均作了倒圆角处理。
如图2所示,沿虚线为走针轨迹k。当磨合针的针脚从左向右进入磨合山板,首先从回针护山2和下限位护山5所形成的开口进入,然后针脚沿推针护山4的走针面攀升,来到顶点处后受压针护山3过渡弧的限制,针脚由上行走势转换为沿压针护山3走针面下行,当下行到行程的下限位后,水平过渡遇推针护山4的走针面攀升,走针轨迹左右对称,之后针脚重复前半段轨迹的运动;最后,当针脚下行到受下限位护山的阻挡时,水平移出山板。磨合针的针脚从右向左运行与从左向右同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51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布防皱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针织圆机大齿轮的定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