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离心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4712.8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8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高云芝;李方;薛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云芝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100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凤***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离心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化工、轻工、饮料等行业液体过滤领域的一种分离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改良离心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药、化工、轻工等行业液体过滤或滤后废渣废液排放中,有固液混合液,有的企业为了把混合液分离便进行了统一处理,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方式,一般用沉淀法,把混合液在沉淀池或沉淀罐,利用时长进行自然沉淀,虽说能分离固、液混合液,但这样需要沉淀池或沉淀罐,占地面积大,并需要时间周期,投资成本高,液体与固体不能做到快速分离,且不环保;其二采用机械分离法,一般过滤设备过滤后,设备中仍然残留混合液,有的把固、液混合液利用压滤机进行挤压拦截分离或利用转鼓式加速旋转脱离,在固、液分离过程中虽说优先于沉淀法,但在操作过程中对大量的混合液处理比较慢,费工费时,不能自动卸料,运作成本高昂,难以达到快速分离的效果,且目前的分离技术不能满足于市场发展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操作简单、易用的一种改良离心过滤装置。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良离心过滤装置,包括机体、拦截装置、托盘、轴承装置、主轴、机壳、上盘、上密封座、密封装置、电机、减速机,所述主轴垂直穿过所述托盘的中心孔、所述轴承装置、所述机体与第一链轮或第一皮带轮连接,所述减速机设于并连接所述机体侧边,所述减速机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减速机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链轮或第二皮带轮、通过链条或皮带与所述主轴底端的所述第一链轮或所述第一皮带轮对应水平连接;所述主轴上部穿过所述上盘、通过所述上密封座与所述机壳连接;所述拦截装置罩住所述主轴上部、其底部与所述托盘连接、其上部与所述上盘连接形成过滤腔体;所述托盘水平设于所述机体之上并与所述主轴连接,所述机壳罩住所述过滤腔体、并与所述机体连接形成 排液腔体。
所述机体中心设有进液腔体,所述进液腔体设有进液管道;所述机体底部设有支撑腿,支撑腿根据设计需求而定,作为优选,所述支撑腿3条均分所述机体底部;所述机体设有排液管道和排渣装置。
所述主轴在所述进液腔体与所述密封装置密封空间的部分设有进液孔、并在所述进液孔和所述上盘之间的所述主轴部分设有空心流道,所述托盘和所述上盘的所述主轴部分设有液体出孔和卸料装置,所述主轴在所述进液孔的以下部分、和在所述上盘的以上部分是实心的,作为优选,所述液体出孔设于所述空心流道的上部。
所述轴承装置设于所述进液腔体上部、在所述托盘的下部,所述轴承装置上端设有刮料装置。
所述托盘位于所述轴承装置上方、并通过棘轮装置与所述主轴连接,所述托盘设有排料装置;所述托盘底部中心设有棘轮装置与所述主轴连接,所述主轴通过所述棘轮装置的闭合带动所述托盘连体转动,所述棘轮装置的闭合与脱离通过所述主轴的正转与反转来实现。
所述拦截装置设计为圆柱型通孔,所述拦截装置罩住所述主轴上部、其底部与所述托盘连接、其上部与所述上盘连接形成过滤腔体;所述拦截装置采用无纺布袋与不锈钢组合体,或者采用不锈钢滤网与不锈钢组合体,或者根据过滤技术要求而定。
所述机壳置有排气管、压力表、人孔装置、视镜、定位装置、喷淋管;所述人孔装置中心位设与所述排料装置水平;所述定位装置设于所述人孔装置侧面并与所述托盘同水平;所述视镜设于机壳的侧面,或者所述视镜设于所述人孔装置的正面;所述喷淋管设于所述机壳内侧壁、其进液口在所述机壳外侧上部;所述排气管设于所述机壳顶部并相通,所述压力表设于所述机壳侧面或顶部并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云芝,未经高云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47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纤维素预涂冷凝水回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过滤器的手动除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