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盗预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1922.1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8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朱俊岗;朱峰;朱俊岭;余建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H5/20 | 分类号: | B62H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盗 预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机动车防盗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用于自行车或电动车的防盗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公知的技术领域,随着全球环境恶化,绿化环保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而公共交通中的城市绿色环保自行车、电动车也在快速发展中,自行车及电动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有许多优点,价格低廉,大家买得起,行路很好堵车,停车容易,学起来简单,面对汽油价格一涨再涨的今天,完全无关系,从可续发展的角度看,自行车及电动车既不耗费汽油也没有噪音和污染,非常环保,因此,自行车及电动车作为大部分人的交通工具,是符合国情的现实选择。
但是由于自行车轻巧,很容易被盗,电动车电瓶体积小价格高,也被成为偷盗的对象,尽管可以增加车锁来解决,但是还是不可靠,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有应用警报器的自行车及电动车,而大多采用的均为声音报警器,而一些远离车辆的用户往往根本无法在远处听到报警声音,所以无法知晓偷盗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盗预警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非机动车辆的偷盗情况进行实时掌控的问题,提高了非机动车在外存放的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盗预警装置,其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第三无线通信模块、振动传感器、微处理模块、定位模块、供电模块,其中:
该第一无线通信模块采用ZigBee或Z-Wave无线通信协议与网关设备进行无线数据传输;
该第二无线通信模块采用蓝牙或WiFi无线通信协议与移动智能终端进行无线数据传输;
该第三无线通信模块采用以太网络与可上网设备进行无线数据传输,发送预警通知及地理位置信息;
该振动传感器将接收到的机械振动参量转换成电信号,并发送至上述微处理模块;
该定位模块定位所处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将位置数据发送至微处理模块;
该微处理模块判断上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及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数据连接状态,根据接收到的振动传感器发送的振动数据信号产生相应的报警指令;
该供电模块与上述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对上述各模块进行供电。
较佳地,该防盗预警装置还包括输入模块,与上述微处理模块数据连接,通过接收不同的按键输入产生对应的开启或关闭装置的权限指令信号并发送至微处理模块。
较佳地,上述的网关设备与复数个防盗预警装置或无线终端进行组网,并进行相互的数据传输,通过互联网络连接云端数据库。
较佳地,上述移动智能终端为具有蓝牙或WiFi传输协议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遥控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防盗预警装置设计简单,自动化实现预警通知;适用范围广,即可实现在室外的露天普通停车场还可适用于专业的停车场;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防盗预警装置用户即可在第一时间接到预警通知还可实时掌握车辆的位置信息,使得车辆被盗概率减少,达到了全面有效的监控目的。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实用新型的防盗预警装置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2绘示本实用新型的防盗预警装置应用于大型非机动停车场中原理框图。
图3绘示本实用新型的防盗预警装置应用于普通非机动停车场中原理框图。
图4绘示本实用新型的防盗预警装置应用于大型非机动停车场中方法步骤流程图。
图5绘示本实用新型的防盗预警装置应用于普通非机动停车场中方法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盗预警装置,于本实施例中应用于电动车中,其固定设于车座下面的储藏区,该防盗预警装置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第三无线通信模块、振动传感器、微处理模块、定位模块、供电模块,其中:
上述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采用ZigBee无线通信协议,其与一个网关设备组网后数据连接,组建后的网络节点容量达到65535个,具有非常强大的组网优势,ZigBee提供了三级安全模式,包括无安全设定、使用访问控制清单(Access Control List,ACL) 防止非法获取数据以及采用高级加密标准(AES 128)的对称密码,以灵活确定其安全属性;于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也可采用Z-Wave无线通信协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19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音速喷嘴体积自动配气系统
- 下一篇:冰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