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用风速监测装置的传感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9524.6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0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文新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斯达煤矿安全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P5/14 | 分类号: | G01P5/14 |
代理公司: | 陕西增瑞律师事务所 61219 | 代理人: | 张瑞琪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安市经***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风速 监测 装置 传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用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煤矿用风速监测装置的传感头。
背景技术
我国是产煤大国,煤产量跃居世界前三名,由于大部分煤都储藏于地底下,所以必须以矿井的形式进行开采,而井下工作对于煤炭工人的人身安全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我国每年都会发生多起煤矿事故,而且每一次都会付出血的代价,在这些煤矿事故中,比较常见的就是井下有毒气体或者煤粉浓度过高,尤其是粉尘过高会直接影响井下安全,及其容易导致爆炸。因此,井下通风非常关键,如果能够将井下有毒易燃的气体排出,可以大大增加安全系数。但是如何快速监测井下的通风效果,目前没有个合适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煤矿用风速监测装置的传感头,其结构设计合理,能够通过微差压传感头准确测量风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
这种煤矿用风速监测装置的传感头,包括由传感头外壳上盖和传感头外壳下壳组成的传感头壳体,在传感头壳体内的上部固定有微差压传感头,在微差压传感头的下部通过自攻螺钉固定有传感头电路板;在传感头壳体的下部连接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内设置有与微差压传感头连接的橡胶管;所述传感头壳体的一侧面通过密封接头设置有与传感头电路板连接的引线。
进一步,上述进风管与传感头壳体之间采用环氧胶密封。
进一步,上述外壳上盖和传感头外壳下壳之间气密配合封闭。
本实用新型的煤矿用风速监测装置的传感头采用密闭式传感头壳体,并且将传感头电路板设置在壳体内,通过橡胶管和进风管将壳体外的气压环境引入至传感头,能够准确测量矿下风速,并且,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同时也保障了井下设备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头A-A剖视图;
图3为配合传感头的电路框图;
其中,1、传感头外壳上盖;2、传感头外壳下壳;3、微差压传感头;4、第一自攻螺钉;5、橡胶管;6、密封接头;7、第二自攻螺钉;8、进风管;9、第三自攻螺钉;10、固定安装座;11、进风管堵头;12、传感头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煤矿用风速监测装置的传感头,包括由传感头外壳上盖1和传感头外壳下壳2组成的传感头壳体,在传感头壳体内的上部固定有微差压传感头3,在微差压传感头3的下部通过第一自攻螺钉4固定有传感头电路板12;在传感头壳体的下部连接有进风管,进风管内设置有与微差压传感头3连接的橡胶管5;传感头壳体的一侧面通过密封接头6设置有与传感头电路板12连接的引线。所述进风管与传感头壳体之间采用环氧胶密封。所述外壳上盖1和传感头外壳下壳2之间气密配合封闭,如图所示,通过若干第二自攻螺钉密封配合。
为了与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头壳体配合,在传感器壳体下设置有一个传感器壳体支撑装置,包括进风管8,在进风管8的管身上设置有固定安装座10,该固定安装座10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并且通过第三自攻螺钉9禁锢在进风管8上,进风管8的下端口上设置有进风管堵头11。
图3是配合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包括电源和单片机,所述单片机连接数码管显示模块、声光报警模块、485接口模块以及微差压传感头;所述电源与单片机和微差压传感头连接,为整个装置提供电能。所述电源为可充电的锂电池。单片机还连接有红外遥控电路。单片机连接有频率输出模块。声光报警模块由蜂鸣器、发光二极管及驱动电路组成。其工作过程如下:
当仪器上电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仪器上的微差压传感头把采集到的数据送到单片机上,经过微处理器数据处理,由数码管显示出风速,并输出200~1000赫兹的频率信号供其它设备使用,同时通过RS-485电路完成数据上传。仪器的报警电路是由蜂鸣器、发光二极管及驱动电路组成,当风速低于设定的报警点时,仪器会发出声光报警信号。红外遥控电路可在现场设定报警点、仪器地址、通讯速率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斯达煤矿安全装备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斯达煤矿安全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95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形电子烟
- 下一篇:一种基于GSM网络炼油厂循环水中含油量监检及告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