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织造层压板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7730.3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6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瞿北斗;蔡剑;何碧明;叶帅;王山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鑫华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36;B32B27/3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雪莹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造 层压 板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层压材料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非织造层压板材。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物的墙面、地板或家具等有很多都用到了木板或木制复合板,使用这需要大量的木材资源,加大了对森林环境资源的压力。由于木板需要大量的木材,故现有技术中有很多使用木制复合板的例子,所谓木制复合板,是由碎木块集结拼凑的中间层,在它的上下面粘结有一整块薄木板,虽然与整块木板相比节约了大量的木材,但是其强力等方面存在缺陷,而且其原料仍然是木材。而非织造材料具有和天然材料相近的结构形态,将其用于取代天然材料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目前国内外也出现了一些相关的专利。
如中国专利98814272.4《复合材料用的增强纤维基材》其具有至少两个各有单向纤维束的纤维束层,热塑性树脂组份随机而又部分地粘结在至少一个纤维束层的增强束的表面上,从而达到将各纤维束层用热塑性树脂组分互相连结的目的,该材料可用于建筑增强材料。
又如中国专利02108440.8《复合层压板的制造方法》介绍了一种复合层压板的制造方法,其主要是解决成型后的层压板存在的高温性能不充分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织造层压板材,其应用于建筑材料,并具有质量轻和强度高的特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非织造层压板材,其中,包括第一非织造层、中间粘合剂层和第二非织造层,该第一非织造层通过中间粘合剂层而与第二非织造层粘结在一起。
进一步,该第一非织造层和第二非织造层均为经过浸轧处理后的非织造纤维板,其厚度为3-7mm,克重1000-3000g/m2。
进一步,该非织造纤维板中纤维横纵向缠结均匀,并采用聚酯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的一种。
进一步,该中间粘合剂层的厚度为1-3mm。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非织造层压板材,由于该板材为非织造纤维板材层压而成,故具有质量轻和强度高的性能,在承受压力时具有缓冲回弹的效果,特别是用于地板材料时,人在其上面行走会有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织造层压板材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织造层压板材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第一非织造层 1 中间粘合剂层 2
第二非织造层 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织造层压板材的第一实施例,该非织造层压板材包括第一非织造层1、中间粘合剂层2和第二非织造层3,该第一非织造层1通过中间粘合剂层2而与第二非织造层3粘结在一起。
作为该第一非织造层1和第二非织造层3的一种具体结构,该第一非织造层1和第二非织造层3均为经过浸轧处理后的非织造纤维板,其厚度为3-7mm,克重1000-3000g/m2。
对于该非织造纤维板的原料,其需具有纤维横纵向缠结均匀的特点,并且可以采用聚酯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的一种或。当然在确保强度的前提下,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该非织造纤维板中原料可以采用50%以下的废旧纤维。
对于该中间粘合剂层2,该中间粘合剂层2的厚度优选为1-3mm。
如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织造层压板材的第二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该第二非织造层3可以直接采用非织造层压板材,即第二非织造层3本身就具有两个非织造纤维板,该两个非织造纤维板通过粘合剂粘结在一起。
这样,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非织造层压板材,由于该板材为非织造纤维板材层压而成,故具有质量轻和强度高的性能,在承受压力时具有缓冲回弹的效果,特别是用于地板材料时,人在其上面行走会有舒适感。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鑫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鑫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77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条带差异降解农用地膜
- 下一篇:一种免打底油的素铁UV油墨涂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