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V法通用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8701.0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4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余文武;刘余松;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成工工程机械井研铸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7/05 | 分类号: | B22C7/05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巫敏;钱成岑 |
地址: | 613100 四川省乐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V法通用模板,属于铸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V法铸造和消失模铸造亦称负压铸造,因取英文Vacuum一词的字头“V”而得名。它区别于传统砂铸最大的优点是不使用粘合剂,V法铸造是利用塑料薄膜密封砂箱,靠真空抽气系统抽出型内空气,铸型内外有压力差,使干砂密实,形成所需型腔,经下芯、合箱、浇注抽真空使铸件凝固,解除负压,型砂随之溃散而获得铸件。
V法铸造和消失模铸造与传统砂铸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其一,因其采用负压浇注铸件砂眼气孔少、产品密实度高、表面光洁、轮廓清晰、尺寸准确;
其二,节能高效清洁生产。采用V法和消失模技术能使干砂反复利用,不用烘型,耗煤减少,但由于长期真空机作业,耗电量稍有增加,但极大的减少粉尘,节约人力资本,使得铸造工作更加有效,节约劳动力和极大降低劳动强度,在浇注过程中有害气体少,真正实现环保生产。
目前,V法铸造产品在外观、内在质量、尺寸控制上较其他工艺的铸造产品更优,且生产流程较短,方便过程控制。传统的模板一般无刻线设计,所以在多产品模具撤换时,可能会上下模错位,导致铸件错型及尺寸偏差,最终导致打磨量加大和尺寸报废。若采用一个产品一个模板,在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时,势必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另外管理难度大,占用大量存放场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V法通用模板,解决模板通用性的技术问题,从而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V法通用模板,以以V法模板两侧的销孔连线作为横向中心线和纵向中心线的零点线,零点线与V法模板的边沿接触处设为零点,以零点为起点,向两边分别间距5mm设置刻度线,在V法模板的边沿每间隔一个刻度线设置一个冲孔。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刻度线的长度为50mm。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式,间隔一个刻度线设置一个长刻度线。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长刻度线的长度为70mm。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冲孔的直径为1mm,深度为2-3mm。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V法模板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
在传统模板的基础上,以模板中心线为零点线,在上、下模板上刻上刻度线,最小刻度值为5mm,方便模具撤换时定位;上模板的中点零线以定位销为基准,下模板中点零线以销孔为基准,保证上下模板零线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V法通用模板的结构简单,制备容易,使用时,通过上、下模板以定位销和销孔为零线基准,解决模板通用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V法通用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位销, 2-导向销孔, 3-纵向中心线, 4-横向中心线, 5-刻度线, 6-长刻度线, 7-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相互排斥的特质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之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实施例而已。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V法通用模板以V法模板两侧的销孔连线作为横向中心线4和纵向中心线3的零点线,零点线与V法模板的边沿接触处设为零点,以零点为起点,向两边分别间距5mm设置刻度线5,所述刻度线5的长度为50mm;为了便于识别,刻度线的长度还可以为其他的长度,比如60-80mm。间隔一个刻度线5设置一个长刻度线6,所述长刻度线6的长度为70mm,为了便于识别,长刻度线的长度还可以为其他的长度,比如90-120mm。在V法模板的边沿每间隔一个刻度线5设置一个冲孔7,所述冲孔的直径为1mm,深度为2-3mm。该冲孔用于与气室安装,作为锁紧螺孔。所述V法模板上的导向销孔起到定位,保证铸件上下型尺寸不偏移的作用。
该V法模板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使用时,通过上、下模板以定位销和销孔为零线基准,解决模板通用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制备过程为:
第一步,以定位销或者定位销孔及导向销或者导向销孔为基准,先刻出零线。
第二步,以零线为起点,向两边分别刻间距为5mm、长度为50mm的刻度线,每间隔一个刻度线5设置一个长刻度线6;所述长刻度线6的长度为7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成工工程机械井研铸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成工工程机械井研铸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87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大容积车篓的自行车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户外运动自行车车载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