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凝式燃气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7568.7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2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任政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新聚星锅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8/00 | 分类号: | F24H8/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王瑞玲 |
地址: | 0341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 燃气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锅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冷凝式燃气锅炉。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高温烟气的热能等形式,而经过锅炉转换,向外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燃气锅炉顾名思义指的是燃料为燃气的锅炉,燃气锅炉和燃油锅炉、电锅炉比较起来最经济,所以大多数人们都选择了燃气锅炉作为蒸汽、采暖、洗浴用的锅炉设备。随着国家“西气东输”工程的实现,燃气锅炉逐渐成为了人们的首选。
传统锅炉中,排烟还具有相当高的温度(100°-250°)烟气中的水蒸气仍处于过热状态,不可能凝结成液态水而放出液化潜热如果锅炉的排烟温度降低到足够低的水平,那么烟气中呈过热状态的水蒸气就会凝结而放出汽化潜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提供一种热效率高,燃料消耗低的冷凝式燃气锅炉。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凝式燃气锅炉,包括炉体和炉胆,炉体上设有进水口和排气口,炉胆内设有燃烧室,燃烧室的出口向上,所述的炉胆上侧设有喷淋板,喷淋板上侧设有进水口,炉胆下侧设有集水箱,集水箱下部设有出水口,集水箱底部连接有排污管。
所述的喷淋板包括上层喷淋板和下层喷淋板,上层喷淋板设置在下层喷淋板上侧,上层喷淋板和下层喷淋板上分别设有若干小孔。
所述的炉体底部设有水位视控装置, 水位视控装置与集水箱连接。
所述的炉体上的排气口处设有脱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方式实现,冷凝锅炉在循环泵的作用下喷淋水从炉体顶部呈阶梯状下落并穿过喷淋板的小孔与烟气逆向流动。烟气从炉体底部进入,与水流相反向上流动,烟气和水直接接触,因而既有热交换又有质交换。炉体的底部设有集水箱,通过烟气中冷凝下来的被烟气加热的水流向集水箱。在循环泵的作用下输送到采暖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烟气中呈过热状态的水蒸气会凝结而放出汽化潜热。凝结水的汽化潜热得以回收利用,锅炉的热效率大大提高,甚至按低位发热量为基准计算的热效率达到或超过100%。由于凝结水的汽化潜热得以回收利用,锅炉的热效率大大提高,甚至按低位发热量为基准计算的热效率达到或超过100%。使燃料消耗大大减少,节约了能源,节能20%。
另一方面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水蒸气同时可以方便地除去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因此采用冷凝式锅炉既是提高锅炉热效率,又能使附加产品得到综合利用的热能利用系统,同时既对保护环境也有重要意义,又能大幅度节约非常珍贵的石化燃料是最有效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中,1-水位视控装置,2-燃烧器接口,3-前面板,4-燃烧室,5-炉体,6-上层喷淋板,7-下层喷淋板,8-顶板,9-进水口,10-竖隔板,11-排气口,12-脱水装置,13-后面板,14-炉胆,15-竖挡板,16-出水口,17-排污管,18-底板,19-集水箱,20-隔板,21-锅壳,22-铭牌,23-侧板,24-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冷凝式燃气锅炉,包括炉体5和炉胆14,炉体5上设有进水口9和排气口11,炉胆14内设有燃烧室4,燃烧室4的出口向上,且在出口出设有竖挡板15。所述的炉胆14上侧设有喷淋板,喷淋板上侧设有进水口9,炉胆14下侧设有集水箱19,集水箱19下部设有出水口16,集水箱19底部连接有排污管17。集水箱19上侧设有隔板20,下侧设有底板18。整个冷凝式燃气锅炉外侧设有锅壳21,左右两侧设有侧板23,并且安设在底座24上。
所述的喷淋板包括上层喷淋板6和下层喷淋板7,上层喷淋板6设置在下层喷淋板7上侧,上层喷淋板6和下层喷淋板7上分别设有若干小孔。
所述的炉体5底部设有水位视控装置1, 水位视控装置1与集水箱19连接。水位视控装置1用于人工监视集水箱19内水位的情况。
所述的炉体5上的排气口11处设有脱水装置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新聚星锅炉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新聚星锅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75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针板及耗材芯片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不同塔吊基座的转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