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C反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4368.6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0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蔡文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鑫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8 | 分类号: | G02B5/08;G02B1/10;B32B27/36;B32B15/20;B32B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 反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射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PC反射膜。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PC反射膜是由PC材料挤压成型出来的,PC反射膜用于反射光线,现有技术的PC反射膜的反射率较低,反射效果较差,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C反射膜,它成本低,反射率较高,反射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PC反射膜,包括PC膜基层,PC膜基层的上表面复合有一层无色透明的、光学各向同性的树脂涂层,树脂涂层的上表面复合有一层PET保护膜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PC膜基层的上表面复合有一层由酚醛树脂制成的反射涂层,反射涂层位于PC膜基层和树脂涂层之间的层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PC膜基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复合有一层无色透明的、光学各向同性的树脂涂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PC膜基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复合有一层由酚醛树脂制成的反射涂层,反射涂层位于PC膜基层和树脂涂层之间的层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树脂涂层的厚度为30-50μm,反射涂层的厚度为50-100μm。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PC膜基层的下表面复合有一层由银或铝制成的金属薄膜层,金属薄膜层位于反射涂层和树脂涂层之间的层面。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反射率较高,反射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PC膜基层2、树脂涂层3、PET保护膜层4、反射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PC反射膜,见图1所示,包括PC膜基层1,PC膜基层1的上表面复合有一层无色透明的、光学各向同性的树脂涂层2,树脂涂层2的上表面复合有一层PET保护膜层3。
实施例二
一种PC反射膜,见图2所示,包括PC膜基层1,PC膜基层1的上表面复合有一层无色透明的、光学各向同性的树脂涂层2,树脂涂层2的上表面复合有一层PET保护膜层3。PC膜基层1的上表面复合有一层由酚醛树脂制成的反射涂层4,反射涂层4位于PC膜基层1和树脂涂层2之间的层面,树脂涂层2的厚度为30-50μm,反射涂层4的厚度为50-100μm。于较佳实施方式中,PC膜基层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复合有一层无色透明的、光学各向同性的树脂涂层2。PC膜基层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复合有一层由酚醛树脂制成的反射涂层4,反射涂层4位于PC膜基层1和树脂涂层2之间的层面。
当然,为进一步提高反射率,还可以在PC膜基层1的下表面复合有一层由银或铝制成的金属薄膜层5,金属薄膜层5位于反射涂层4和树脂涂层2之间的层面。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鑫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鑫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43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骨料皮带输送分拣装置
- 下一篇:感染科用物品传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