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衬套压入机的自动排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3797.1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2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任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雄华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B23P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衬套 压入机 自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装机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衬套压入机的自动排料机构。
背景技术:
衬套是作为衬垫作用的环套,其主要应用于阀门的领域,其一般均压装的在阀盖上,从而保护穿过阀盖的阀杆,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其硬度一般小于阀杆的硬度,当磨损时,只需更换衬套,相比没有衬套则需更换阀杆等零件,只更换衬套成本低得多。现有的一些衬套压入机只使单独的实现衬套的压入,而取出压入衬套的工件时,只能靠手工取出,对于一些较笨重型的工件,靠手工取料比较困难,同时手工取料又增加了操作人员的疲劳强度。而且采用手工取料往往需要将手放到冲压设备下,当设备出现故障时会发生安全事故,所以采用手工取料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的衬套压入机的自动排料机构,其能实现自动出料,无需再手工取料,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避免了压伤手的安全事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衬套压入机的自动排料机构,包括机架的工作台,工作台上固定有工件安置台,工作台的下端面上固定有若干六角柱,六角柱的固定在底板上,底板的下端面固定有薄型气缸,薄型气缸的活塞杆穿过底板固定在升降支架板上,升降支架板上固定有直线轴承,直线轴承上插套有导向轴,导向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工作台和底板上;所述的升降支架板的上端面固定有两组顶杆,顶杆的上端穿过工作台固定连接有L型的排料板,L型的排料板分别位于工件安置台的左右两侧,所述工件安置台后侧的工作台上固定有气缸安装支架,气缸安装支架上固定有导杆气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两组顶杆中的一组顶杆上插套有线性轴承,线性轴承固定在工作台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导杆气缸的活塞杆伸缩侧为工作台的前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排料板为截面呈L型的长条杆,排料板的前端成型有斜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其实现了自动出料,从而无需再进行手工在冲压设备下取料,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同时避免了因手工取料而压伤手的安全事故。(2)、它通过自动出料,相比手工取料加快了取料速度,从而减小了压入衬套之间间隔,提高了压入频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0、工作台;11、工件安置台;51、底板;52、六角柱;53、薄型气缸;54、导向轴;55、直线轴承;56、升降支架板;57、顶杆;58、线性轴承;59、排料板;501、气缸安装支架;502、导杆气缸;90、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2、3所示,衬套压入机的自动排料机构,包括机架的工作台10,工作台10上固定有工件安置台11,工作台10的下端面上固定有若干六角柱52,六角柱52的固定在底板51上,底板51的下端面固定有薄型气缸53,薄型气缸53的活塞杆穿过底板51固定在升降支架板56上,升降支架板56上固定有直线轴承55,直线轴承55上插套有导向轴54,导向轴5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工作台10和底板51上;所述的升降支架板56的上端面固定有两组顶杆57,顶杆57的上端穿过工作台10固定连接有L型的排料板59,L型的排料板59分别位于工件安置台11的左右两侧,所述工件安置台11后侧的工作台10上固定有气缸安装支架501,气缸安装支架501上固定有导杆气缸502。
两组顶杆57中的一组顶杆57上插套有线性轴承58,线性轴承58固定在工作台10上。
导杆气缸502的活塞杆伸缩侧为工作台10的前侧。
排料板59为截面呈L型的长条杆,排料板59的前端成型有斜坡。
工作原理:当衬套压入工件90后,薄型气缸53推动升降支架板56上升,从而升降支架板56上的顶杆57顶起排料板59,排料板59顶起工件90此时排料板59作为工件90的出料槽,在导杆气缸502的作用下将工件90推出衬套压入机外。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雄华机械(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雄华机械(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37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