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微波消融针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3037.0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4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孙良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亿高微波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8 | 分类号: | A61B18/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微波 消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波消融针,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微波消融针。
背景技术
微波消融针是环微波刀的另外一种称呼,它是微波技术应用到医疗领域的结晶。冷循环微波消融针并不是针,它是一根很细的辐射天线。具体做法是:在B超或CT引导下,把微波针直接穿刺到肿瘤部位,组织内的极性分子在微波场的作用下高速运动,互相摩擦产生热量,在肿瘤内迅速升温,当温度升到60度左右时,癌细胞蛋白质变性凝固,导致不可逆的坏死。同时对其他组织的影响非常小,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的扩散。
微波消融治疗是一种对肿瘤组织具有高效、快速、均匀加热、热凝固彻底、使用方便、安全的治疗方法,多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临床的不断深入,临床对于微波消融针(微波辐射天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使用微波消融针插入肿瘤组织治疗时,临床希望微波消融针越来越细,以便在穿刺时对穿刺路径上的血管、神经等组织的损伤达到最小的同时 ;希望微波消融针承载的微波功率尽可能地大,使消融区域尽可能的大,形态尽可能地规则成圆形,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国内外用于穿刺治疗肿瘤的微波消融针管外径一般小于2.2mm。微波消融针的微波传输部分由硬同轴电缆和高频接头组成,硬同轴电缆是由金属外导体 ( 屏蔽作用 )、金属内导体 ( 传输微波作用 ) 和内外导体间的塑料绝缘层组成。硬同轴电缆末端连接高频接头 ( 高频接头用于与微波消融治疗仪的微波功率输出的治疗线连接 ),硬同轴电缆前端剥去一段金属外导体,留下内外导体间的塑料绝缘层和金属内导体,金属内导体接微波消融针的针尖,针尖为微波辐射端。由于硬同轴电缆前端连接的微波消融针的针尖不受金属外导体的屏蔽,因此微波能量由此辐射出去,肿瘤吸收了微波,会产生高温热凝固作用,将肿瘤细胞热凝固灭活。然而硬同轴电缆的截面积与其可承载的微波能量是成正比的,在微波频率 ( 如 :915MHz) 一定的情况下,微波消融针输出给肿瘤组织的能量越多,可凝固的组织范围越大。因此要想加大热凝肿瘤的范围就得增加同轴电缆的直径。实践证明当同轴电缆的直径达到 5-6mm 时,同轴电缆传输微波功率可达 80-100W,在这种功率状态下,加热 10-15 分钟,微波对肿瘤组织的热凝固范围直径能达到 4-5cm,这样的消融范围是国内外临床医师所盼望的,但要使用如同筷子一般粗的同轴电缆制成的微波消融针进行临床穿刺,将不可避免地会对穿刺路径中的血管、神经或其它组织造成严重伤害,发生组织器官大出血的几率会增高,从而增加了手术操作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因此目前国内、外大多使用直径小于 2.2mm 的微波消融针,当其同轴电缆被强制增大传导输出功率时,会导致电流过大而发热,造成传输功率损耗,而且可能烧毁同轴电缆,甚至导致同轴电缆周围正常组织被烫伤。因具有升温快、组织穿透性强、多点消融可同时进行、消融范围大、可实时监控温度、疗效确切等优点,而广泛用于肝癌、肺癌、子宫肌瘤、骨癌、肾癌、胰腺癌、甲状腺肿瘤、脾亢等的治疗。
冷循环微波消融针治疗肿瘤并发症与副作用发生率很低。升温快,不容易控制,会损伤周围器官,偶尔出现的反应有术中轻微灼痛感、术后低热等,在给予对症处理后。一般2-3天后症状消失,所以这是目前最安全高效的肿瘤微创治疗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微波消融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微波消融针,由微波辐射器、手柄、射频同轴电缆和冷却系统组成,所述的微波辐射器的一端通过刀杆连接所述的手柄的前端。
所述的冷却系统由冷却液出水管、冷却液进水管、蠕动泵和冷却液组成,所述的冷却液出水管一端与手柄的后端连接,冷却液出水管另一端与冷却液连接。
所述的蠕动泵一端连接所述的冷却液,另一端连接所述的冷却液进水管。
所述的冷却液进水管一端连接所述的蠕动泵,另一端连接手柄的后端。
所述的射频同轴电缆的一端连接手柄的后端,另一端连接微波输出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用循环冷却水降低刀杆温度,微波天线杆温降至37℃以下,防止烫伤皮肤,降低病人痛苦,提高手术安全性。
说明书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亿高微波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亿高微波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30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剪毛机构
- 下一篇:一种聚氨酯外墙保温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