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楼梯助力搬运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2893.6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7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贺嘉伟;刘子祎;贺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光辉 |
主分类号: | B62B5/02 | 分类号: | B62B5/02;B62B11/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时国珍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平顶***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梯 助力 搬运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搬运车,具体涉及一种楼梯助力搬运车。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住宅楼房越来越多,行业法规定的六楼以下不安装电梯,即使六层以上的高层建筑也有停电的时候,这样在楼梯间搬运物品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事情。由于楼梯的相邻两台阶之间高低、前后均形成一定的间距,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平台,因此在搬运物品时很不方便,而且很费力。通常搬运如液化气罐、桶装水等较重物品时,都是采用人工背扛的方式,也就是将物品过肩背在背上,走楼梯上下楼,搬运到指定楼层即地点。但是人工背扛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很低,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形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楼梯助力搬运车,该搬运车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楼梯内搬运物品时省时省力,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楼梯助力搬运车,包括设置在车架上的车斗和动力装置,车斗的一端设有手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电机和减速器,与电源连接的开关设置在手柄上,电机驱动设置在车架底部的车轮,所述的车轮沿圆周方向间隔设有齿牙,每两个齿牙之间均设有凹弧形结构的减振层,所述减振层凹弧形结构的两个侧壁与齿牙贴合,且两个侧壁的长度不超过齿牙高度的2/3,减振层的平均厚度不超过齿牙高度的1/2; 所述车斗的四周设有活动护栏,活动护栏的顶端设有用于将活动护栏锁定的锁栓。
所述车斗的底板上间隔设有防滑板。
所述车轮上的齿牙至少为三个。
所述活动护栏的底端与车斗铰接。
所述开关为手控变速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其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楼梯助力搬运车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楼梯内搬运物品时省时省力,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安全可靠。
其二、本实用新型的车轮上间隔设有齿牙,车轮在楼梯上行走时,可以卡在楼梯的棱角上,车子行走轻松稳定,增强本装置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本搬运车的动力装置设在车架上端,避免其与楼梯碰触,造成对动力装置的损害。
其三、所述结构的减振层既能够在齿牙接触楼梯棱角时起到缓冲减震作用,又能够作为两个相邻齿牙之间的支撑。在车子行走过程中,齿牙产生形变时,间距缩小的两个齿牙之间的减振层起到压缩缓冲的作用,间距变大的两个齿牙之间的减振层起到拉伸缓冲的作用,压缩与拉伸的综合作用,既减小了行走过程中的振动,又增强的车轮的强度,使其使用寿命有所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1、车斗,2、动力装置,201、电源,202、电机,203、减速器,3、车轮,4、手柄,5、活动护栏,6、齿牙,7、锁栓,8、防滑板,9、减振层,10、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楼梯助力搬运车,包括设置在车架上的车斗1和动力装置2,车斗1的一端设有手柄4,所述动力装置2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201、电机202和减速器203,与电源201连接的开关10设置在手柄4上,开关10可以为手控变速开关;电机202驱动设置在车架底部的车轮3,所述的车轮3沿圆周方向间隔设有齿牙6,每两个齿牙6之间均设有凹弧形结构的减振层9,所述减振层9凹弧形结构的两个侧壁与齿牙6贴合,且两个侧壁的长度不超过齿牙6高度的2/3,减振层9的平均厚度不超过齿牙6高度的1/2; 所述车斗1的四周设有活动护栏5,活动护栏5的顶端设有用于将活动护栏5锁定的锁栓7。所述车斗1的底板上间隔设有防滑板8。所述车轮3上的齿牙6至少为三个。所述活动护栏5的底端与车斗1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车轮3上间隔设有齿牙6,车轮3在楼梯上行走时,可以卡在楼梯的棱角上,车子行走轻松稳定,增强本装置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本搬运车的动力装置2设在车架上端,避免其与楼梯碰触,造成对动力装置的损害。齿牙6上设有减振层9,减小车子的振动,降低噪音污染,安全、实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楼梯助力搬运车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楼梯内搬运物品时省时省力,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光辉,未经贺光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28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残余应力梯度热缩试块的制备工艺与保存方法
- 下一篇:载玻片涂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