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锁式折角塞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2005.0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8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郑斯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斯荣 |
主分类号: | B61H11/10 | 分类号: | B61H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000 河南省焦作***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锁式折角 塞门 | ||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一种自锁式折角塞门,属铁路车辆用阀门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折角塞门是火车上机车与车厢以及车厢与车厢间连接或分解时空气制动气路中的主要开、关阀门,它安装在每台机车或每节车厢的两端,且全部折角塞门经软管相连,当列车在正常运行时列车首尾两个折角塞门呈联通状态,构成列车的空气制动气路,而在列车运行时,如果首尾其中一个折角塞门误关闭,则会造成非常制动、紧急停车等情况发生,严重时甚至造成车辆失控甚至倾翻等重大事故, 同时又由于折角塞门裸露在外,且当前使用的折角塞门自身又无任何的保护机构,因此很容易被人为的打开或关闭,给行车安全、国家财产以及乘客人身安全带来极大危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也有部分折角塞门上设置了气动自锁机构,但传统的自锁机构与折角塞门风管平行,且以通过对折角塞门内球阀或球阀与手柄间连杆进行制动来达到自锁保护的目的,这种结构虽然可以满足折角塞门自锁保护的要求,但结构上十分复杂且空间相对较小,一方面增加了折角塞门的生产难度及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日常使用、检修及更换工作的难度,于此同时,由于其结构复杂及较小的空间结构也极易导致自锁机构处气密性不严,发生漏气现象,也对行车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难以得到全面的推广和使用。
发明内容
本新型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自锁式折角塞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锁式折角塞门,包括折角塞门本体,所述的折角塞门本体进气管一侧上方设阻尼自锁器且与气管轴线垂直,所述的折角塞门本体的提拉手柄末端设自锁凹槽,所述的阻尼自锁器由圆柱形壳体、端盖、活塞、自锁杆及压紧弹簧构成,所述的壳体底部设风孔,且与折角塞门本体气管内气道联通,所述端盖与壳体螺纹连接,且端盖与壳体连接处另设气密性密封环,所述端盖中间另设透孔,所述透孔侧壁另镶嵌气密性密封环,所述的活塞位于壳体内部,其下表面设气密垫片,侧表面嵌气密性密封环,活塞上表面与自锁杆连接,所述的自锁杆另一端通过透孔伸出壳体外且与自锁凹槽位置对应,所述的压紧弹簧包覆在自锁杆外,且一端与活塞相抵,另一端与端盖相抵,所述的壳体与折角塞门本体为一体式结构。
活塞及自锁杆材质为金属或尼龙材料。
本新型具备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其自锁动作反映灵敏且自锁锁紧力大的特点,可有效满足对折角塞门运行状态的保护,同时本新型还具有多重气密性结构,在确保自锁保护的同时,更能有效的杜绝传统自锁设备易出现的漏气现象,从而为折角塞门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必要的保证,具有良好的使用性及推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端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一种自锁式折角塞门,包括折角塞门本体1,所述的折角塞门本体1进气管一侧上方设阻尼自锁器且与气管轴线垂直,所述的折角塞门本体1的提拉手柄2末端设自锁凹槽3,所述的阻尼自锁器由圆柱形壳体4、端盖5、活塞6、自锁杆7及压紧弹簧8构成,所述的壳体4底部设风孔9,且与折角塞门本体1气管内气道10联通,所述端盖5与壳体1螺纹连接,且端盖5与壳体4连接处另设气密性密封环11,所述端盖5中间另设透孔12,所述透孔12侧壁另镶嵌气密性密封环11,所述的活塞6位于壳体4内部,其下表面设气密垫片13,侧表面嵌气密性密封环11,活塞6上表面与自锁杆7连接,所述的自锁杆7另一端通过透孔12伸出壳体4外且与自锁凹槽3位置对应,所述的压紧弹簧8包覆在自锁杆7外,且一端与活塞6相抵,另一端与端盖5相抵,所述的壳体4与折角塞门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斯荣,未经郑斯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20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