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面具有提桶机构的垃圾车用封闭式推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5625.1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2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汪靳;张晓雷;陈永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晨光森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3/00 | 分类号: | B65F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面 具有 提桶 机构 垃圾车 封闭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车用封闭式推板,属于专用车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所产生的生活垃圾、餐厨垃圾等各种垃圾越来越多,垃圾运输的负荷也越来越大。
目前,垃圾收集车辆提桶机构一般设置在箱体的侧面,占据了一定的宽度空间,目前采取的措施一是将箱体整体相应收窄,以防整车超宽,二是加宽箱体,取消箱体内推板,使用举升的方式进行卸料。方式一虽然能够保证整车宽度在允许范围之内,但也使得整车容积相应减小,或是为保证箱体容积而加高箱体,造成整车重心提高。而方式二则由于取消推板,箱体内垃圾得不到压缩,所占空间较大,导致相同装载质量的情况下箱体要做宽做高,同样导致整车重心提高。要达到保证装载量且整车重心降低,需要保留推板,且将箱体除提桶机构处以外的其余部分做到与底盘同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可适应具有提桶机构的异形车厢的推板。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侧面具有提桶机构的垃圾车用封闭式推板,所述垃圾车的车厢侧面向内凹,形成一个可以容纳所述提桶机构的空间;所述车厢顶部开设有位置与所述提桶机构对应的投料口;所述推板由车厢内靠近车头的一端的主推板、侧板和副推板构成;所述主推板沿车厢宽度方向设置,所述副推板设置于所述内凹处朝向车尾的侧面;所述侧板紧贴所述内凹处;所述侧板将所述主推板和所述副推板连接在一起;所述车厢底部沿车厢长度方向设有底导轨;所述推板底设置有可与底导轨形成移动副的第一滑块。
为了使推板运行稳定,所述车厢内的侧面沿车厢长度方向设有侧导轨,所述推板的侧边上设有可与侧导轨形成移动副的第二滑块。这样,由车厢底部和侧面的多条导轨配合,使得推板运行更为平衡。
为了保证垃圾不从缝隙处进入到推板后部空间,所述推板的边缘设有密封条,并与所述车厢紧密贴合,达到一个较为封闭的效果。
为了保证推板的强度,所述推板朝向车头的一侧设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具有提桶机构的垃圾车用封闭式推板,采用传统的油缸推进,推进部位于主推板处,侧板则将副推板与主推板刚性连接,使得主、副推板同步运动。与现有单推板的垃圾车完全相同,使用者无需改变任何操作习惯。推板底部和侧面设有多个导轨,保证推板的运行稳定,并减少摩擦力,降低功率损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在车厢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推料板完全推出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具体示意如下:1-主推板,2-副推板,3-侧板,4-加强筋,5-车厢,6-导轨,7-提桶机构,8-投料口,9-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侧面具有提桶机构的垃圾车用封闭式推板如图1和图2所示,垃圾车的车厢5侧面向内凹,形成一个可以容纳提桶机构7的空间;车厢5顶部开设有位置与提桶机构7对应的投料口8;车厢5内靠近车头的一端具有一个由主推板1、侧板3和副推板2构成的推板;主推板1沿车厢5宽度方向设置,副推板2设置于内凹处朝向车尾的侧面;侧板3紧贴内凹处,将主推板1和副推板2连接在一起;车厢5底部和侧面沿车厢5长度方向设有导轨6以便固定和约束推板;推板可沿导轨6移动。
为了保证垃圾不从缝隙处进入到推板后部空间,推板的边缘设有密封条,并与车厢5紧密贴合,达到一个较为封闭的效果。
为了保证推板的强度,推板朝向车头的一侧设有加强筋4。
工作时,车厢5内的油缸9无需改动,即可应用本实施例的推板。所有操作与传统单推板操作无异,提桶机构7首先将垃圾桶内的垃圾从投料口8投入进车厢。然后油缸9推动推板沿导轨6移动将垃圾压缩,而后再回位。
需要卸除垃圾时,同样,由油缸9推动推板沿导轨6移动,将车厢5内的垃圾从车厢尾部卸出。为了保证垃圾的完全卸除,主推板1需要推至车尾边缘处,而此时,副推板3完全悬空,如图3所示。副推板2凭借侧板3及加强筋4的刚性保持悬空。卸除完成后,油缸9将推板拉回原位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晨光森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晨光森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56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瓷砖的高楼运输系统
- 下一篇:铝合金钻杆杆体和钢接头连接使用的热组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