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光源式光氯化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5205.5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0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莫杰;袁琴;武鑫萍;刘福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晶辉红外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2 | 分类号: | B01J19/12;C01B33/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郭佩兰 |
地址: | 10008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光源 氯化 反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光氯化反应装置,特别是一种内置光源式光氯化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氯化反应装置多数是由反应器、光源、热交换器等组成。在单个反应釜外,设置外照式光源引发光氯化反应,温度由热交换器控制。这样的反应装置存在反应速度慢、效率低、成本高等缺点。
在申请号为200920350186.8的中国专利“光氯化反应装置”中,介绍了一种将石英玻璃制精馏塔体与光氯化装置结合,兼具光氯化反应与精馏提纯作用的光氯化反应装置。即将搪瓷蒸馏釜与石英制的精馏塔相连,精馏塔柱采用板式精馏塔,在塔柱的中部外侧安装光源,光源为高压紫外汞灯。当釜内物料进行全回流时,通入氯气,同时打开光源进行光氯化反应。釜内物料检测合格后,打开装在塔头的电磁阀,将物料取出。
通过对上述反应装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上述的光化反应装置在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1、光氯化反应装置安放在精馏塔中部外侧,当全回流时光氯化反应在气液相共存区域进行,虽然可提高氯气的利用率;但也存在物料在光氯化反应区停留时间过短,光氯化反应不充分等问题;
2、固定在外部的紫外灯无法改变其发光强度和发光面积,难以根据物料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且由于紫外线辐射较强,安置在外部的紫外灯会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伤害;
3、高压紫外汞灯功率高,反应速度较快,但光照时发热量较高,必须对其进行冷却,造成设备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4、石英塔柱虽然透光率高,但耐压能力差,当光氯化反应剧烈时,有导致炸裂的危险;
5、采用搪瓷蒸馏釜与石英塔柱相连的方式造成设备连接复杂,且容易密封不严使内部物料与空气接触,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光氯化反应装置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地提高反应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并降低成本的新型的内置光源式光氯化反应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见权利要求书)
在本实用新型中光氯化反应装置主体采用A3钢制作,并在内部滚涂聚四氟乙烯,有很好的耐压耐腐蚀能力。光氯化反应装置主体侧面安装液位计量管,可对压入的液体物料进行计量。
采用冷光源的紫外灯安放在紫外灯罩内部,用透明的石英或玻璃制作的紫外灯罩有良好的透光率,可尽量减少紫外灯光源发出的光的损耗。将连接紫外灯罩的压紧锁母以法兰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反应釜上,并用氟橡胶圈保证密封,使紫外灯罩大部分插入液体物料下方。由于光源安置在反应釜内部液面以下,因此相比外置光源的光氯化反应装置,光照区域大幅增加。
在光氯化反应装置主体上安装测温装置,可在光氯化反应过程中对反应装置内温度进行精确测量,测温装置与反应装置主体用压紧锁母进行连接,并使用氟橡胶圈密封。在反应装置主体上依次安装四氯化硅进料阀门、氯气进气阀门和尾气出口阀门,各气体和液体管路通过阀门与反应装置主体紧密连接,避免发生气体或液体泄漏的可能。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可通过连接在尾气出口阀门上的管路排入尾气吸收系统中,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对比200920350186.8的中国专利“光氯化反应装置”光化反应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内置光源,使反应物料持续处于光氯化反应区内,可大幅提高光化反应效率并最大限度的避免因紫外光泄露导致对操作人员的危害;
2、使用冷光源的纳米紫外灯具有放热量小、结构简单的优点,适合做光氯化反应的光源;
3、能够根据不同的生产需要,通过改变紫外灯的安装位置和插入深度,来调整紫外光源的发光强度和光照面积。并可根据不同的物料特点对光源进行灵活的选择;
4、压紧锁母安装、连接、拆卸均十分方便,便于在发生故障时进行快速的维护修理;
5、反应装置采用A3钢板制成,并在内表面喷涂聚四氟乙烯涂层,使反应装置具有良好的耐压、耐腐蚀能力;
6、反应装置主体上的各个气体、液体进出口安装聚四氟乙烯材质的阀门,各种管道可连接在阀门上,当无管道连接时,可用专用堵头将阀门接口密封,可最大限度的避免因密封不严而导致物料与外界发生接触,从而使产品质量受到影响。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晶辉红外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晶辉红外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52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分子聚合物抗降解试验仪
- 下一篇:一种高效氯化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