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自动打扣机自动喂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1927.3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8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丁继光;唐世民;泮文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继光 |
主分类号: | A41H37/00 | 分类号: | A41H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400 山东省莱州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自动 打扣机 自动 喂料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扣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半自动打扣机自动喂料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动打扣机需要人工来打孔、取扣、放扣,分步进行,每次只能取一个扣,并且需要根据模具来调整扣眼的安放位置,因而操作不安全,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铆合成功率低,扣眼铆合后外观不漂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筛选、自动喂料,筛选过程中不会损坏扣眼外形,料斗容量大,操作安全方便,工作效率高,扣眼铆合后外观漂亮、铆合牢固的半自动打扣机自动喂料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半自动打扣机自动喂料机构,包括机身、手柄、手柄转轴、毛刷盘、毛刷、固定圈、料斗、防护盘、导轨弹片、垂直导轨、弧形导轨、压脚,其中:在机身上安装有手柄转轴,该手柄转轴的一端安装有手柄,其另一端通过单向轴承安装有毛刷盘,在毛刷盘的外圆周面上沿径向均布有若干个毛刷,该毛刷盘和毛刷位于料斗与防护盘形成的内腔中;料斗固定在固定圈上,该固定圈上设有与扣眼外形相匹配的环形台阶面和扣眼出口;在机身上固定有导轨弹片,位于料斗与固定圈下面的导轨弹片上依次固定有垂直导轨、弧形导轨和压脚,在垂直导轨、弧形导轨上分别设置有垂直导向槽、弧形导向槽;该垂直导向槽与弧形导向槽上下对应相通且其内腔形状与扣眼外形相匹配,并能与扣眼形成间隙配合;该垂直导向槽的上端入口与固定圈下部的扣眼出口对应相通。
所述毛刷为4~6个,毛刷大体呈圆柱状,其外圆周面与防护盘的垂直面设有一夹角。
所述压脚上设有卡簧。
所述压脚上水平设置有由锁紧螺母固定的调整螺钉。
所述料斗上设有与Z型手把相配合的通孔,该Z型手把水平设置,其呈六棱体形状的插入端在穿过料斗上的通孔后又与毛刷盘上的内六角孔相配合,并由球头弹性螺钉定位。
所述料斗的上部设有进料口。
所述料斗的内腔底部带有斜度。
所述固定圈和防护盘固定在底盘上,在防护盘与底盘之间固定有导轨弹片,该底盘固定在机身上。
所述垂直导向槽是由一对垂直导轨与导轨弹片共同形成的,该一对垂直导轨的横断面呈L型,对称固定在导轨弹片的同一侧面上。
所述弧形导向槽是由一对弧形导轨与导轨弹片共同形成的,该一对弧形导轨的横断面呈L型,对称固定在导轨弹片的同一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半自动打扣机,其能够实现自动筛选、自动喂料,料斗容量大,筛选过程中不会损坏扣眼外形,扣眼铆合后外观漂亮、铆合牢固;结构简单紧凑,操作安全方便,工作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喂料机构的主视局部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喂料机构的右向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固定圈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垂直导向槽与扣眼相配合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1-图4中的部件说明:
1、机身;2、手柄;3、手柄转轴;4、底盘;5、防护盘;6、固定圈;6-1、台阶面;6-2、扣眼出口;7、料斗;7-1、进料口;8、毛刷盘;9、单向轴承;10、毛刷;11、Z型手把;12、球头弹性螺钉;13、垂直导轨;13-1、垂直导向槽;14、导轨弹片;15、弧形导轨;16、压脚;16-1、压脚角度面;17、锁紧螺母;18、调整螺钉;19、卡簧;20、螺钉;21、螺母;22、扣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自动喂料机构包括机身1、手柄2、手柄转轴3、毛刷盘8、毛刷10、固定圈6、防护盘5、料斗7、Z型手把11、导轨弹片14、垂直导轨13、弧形导轨15、压脚16、调整螺钉18、卡簧19;其中:
如图1、图2所示,在机身1上的同心孔中安装有手柄转轴3,在手柄转轴3的一端安装有手柄2,该手柄转轴3的另一端通过单向轴承9安装有毛刷盘8,在毛刷盘8的外圆周面上沿径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毛刷10;该毛刷为4~6个,毛刷大体呈圆柱状,其外圆周面与防护盘的垂直面设有一夹角。毛刷盘8、毛刷10只能单向转动,毛刷的单向转动能够有效地防止扣眼外形的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继光,未经丁继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19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