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钢包翻转倒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6464.1 | 申请日: | 2013-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1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阳;杨浩;池乾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川深金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12 | 分类号: | B22D41/12;B22D41/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伍伦辰 |
地址: | 400039 重庆市九龙坡***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钢包 翻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一种浇铸用钢包,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式钢包翻转倒液装置。
背景技术
浇铸是一种金属件成形工艺,即将金属原料冶炼为熔液之后,倒入到模具内,待其冷却凝固后即得到金属构件。其中金属熔液从熔炉内冶炼好后,需要通过钢包进行转移到模具内。
普通的钢包,一般包括一个桶状的钢包本体,固定在钢板本体上的一个支撑吊杆以及一个旋转机构,靠支撑吊杆采用行车吊运至模具前,再靠旋转机构使其旋转进行浇铸。这种钢包需要行车配合使用,运行成本较高,不适合小型或者小批量的铸件生产。
我国发明专利号2011103228092曾公开了一种移动式铸造浇铸钢包车,它具有浇铸钢包及车架,车架左端的上方安装有两个轴承座,车架偏向中部的下方安装有两根车轴,两根车轴上分别安装有两个车轮;车架的上方还分别连接有两个车柄,两个车柄的之间偏向车架的右侧连接有隔热挡板;特别是:浇铸钢包是采用两个转轴安装在车架上,浇铸钢包前后壳壁位于两个转轴左侧的下方对称设有两个吊耳,两个车柄偏向右端处设有两个操作手把,浇铸钢包的两个吊耳是采用两根钢丝绳与两个车柄上的两个操作手把构成连接;该发明无需行车辅助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小型铸件浇铸方法所存在的设备运行成本高及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但仍然存在以下缺陷。
1、车架结构简单,钢包本体直接安装在车架上,下端仅靠一对滚轮支撑,输送时难以保证钢包平衡,推动车架过程中金属熔液容易撒落。2、由于钢包旋转中心在钢包本体中部位置,故难以将熔液倒入模具,需要将钢包出液嘴设置得较长,这样容易碰坏,且浇铸出液不易控制,浇铸完毕后,残留量较大,造成浪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考虑设计一种移动式钢包,其中采用了一个水平设置的底板,将钢包本体设置在底板上,再在底板四角下部各设置一个滚轮,将推杆斜向上连接于底板后方。这样,就可以确保移动过程中钢包的平稳运行,避免钢包倾倒或熔液洒出。但其中,需要进一步考虑怎样设计翻转倒液装置,使其具有便于倒液的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倒液,浇铸倒液容易控制的移动式钢包翻转倒液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式钢包翻转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倒液装置,包括位于底板上方前部位置的安装凸台,安装凸台上表面前端位置通过一个水平设置的转轴和钢包本体下表面前端可转动连接,还包括设置在钢包本体下表面后端和底板之间的升降机构。
本倒液装置中,转轴位于钢包本体前端下方,钢包本体靠升降机构推动钢包本体后端向上抬升,进而使得钢包本体前端向下翻转实现浇铸,这样,钢包本体前端的浇铸嘴是向前下方翻转倾斜,故方便将熔液倒入到模具中,便于浇铸出液控制。其中,采用的升降机构,可以采用油液式升降机构或者机械式升降机构。
作为优化,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竖向设置在钢包本体后方的底板上的两根转杆,转杆下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底板上且在底板上部各自固定套设有一个传动齿轮,转杆上端通过外螺纹各自可转动地套设有一个螺母,螺母上各自固定连接有一根支撑杆,支撑杆外端各自通过一个滚轮可滑动地配合在钢包本体下表面沿前后方向设置的一个滑槽内;升降机构还包括一个靠一根竖向转轴水平设置在底板上且分别和两个传动齿轮啮合的中间齿轮,位于中间齿轮后方的一个固定在底板上的竖板,竖板上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有一根传动轴,传动轴后端设置有一个转盘,传动轴前端通过一对啮合的斜齿轮和中间齿轮的竖向转轴传动连接。
这样,在倒液时,只需旋转转盘,通过啮合的斜齿轮带动中间齿轮旋转,进而通过传动齿轮带动转杆旋转,由于转杆上端和螺母之间为丝杠螺母副配合,故可以控制螺母上升,进而靠支撑杆和滚轮将钢包本体后端抬升实现倒液。这样,采用机械式结构控制倒液,装置结构成本低廉,倒液过程平稳且利于控制,不会由于电气故障产生倒液事故,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倒液,浇铸倒液过程平稳且容易控制,安全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移动式钢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种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移动式钢包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川深金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川深金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64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