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管道坡口功能的挖掘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7961.5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9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梅广庆;祁香文;魏晶;张微;周波;李荣柏;梅杰;李刚;刘敬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 |
主分类号: | E02F9/22 | 分类号: | E02F9/22;B23D7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管道 功能 挖掘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管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管道坡口功能的挖掘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油气管道施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在管道行业不论是在焊接技术,施工方法,工艺要求,还是在施工机械等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近几年正向大口径、高钢级管道建设发展。随着焊接技术的不断完善,自动焊技术也日益成熟,自动焊施工技术是一项精细化的施工技术,有着严格的施工规范要求。施工过程中的每道工序,例如:坡口加工、组对、内焊机根焊、全位置焊填充盖面等,都关系到管口焊接质量是否合格,尤其在坡口加工方面,高质高效地完成管端的坡口加工预制是提高自动焊施工质量、效率的前提和保障。
目前在大口径管道施工过程中,对管端的坡口加工多采用独立的装备来进行,主要是使用吊管机拖载分离式液压站,同时吊起坡口机头进行坡口作业。这种吊管机作业形式不仅投入设备多、耗油量大,并且体积庞大可控性差,严重地影响了大口径管道施工的工作效率,能耗浪费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管道坡口施工所需设备多、能耗浪费大及可控性差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管道坡口功能的挖掘机,包括液压动力装置、工作装置、回转机构、操纵机构、传动机构、行走机构、吊装装置和坡口机,所述工作装置与操纵机构连接,所述液压动力装置分别与回转机构、传动机构、行走机构和吊装装置连接;所述液压动力装置的液压油输出口通过油管与坡口机的液压油输入口连接;所述坡口机的液压油输出口通过油管与液压动力装置的液压油输入口连接;所述吊装装置通过吊钩与固定在坡口机上的吊板连接。
所述吊板上设置有多个孔,所述吊钩通过所述孔与所述坡口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管道坡口功能的挖掘机,充分利用了挖掘机本身固有的大功率发动机和液压站,从而减少了坡口机工作所需的设备投入,降低了油耗;另外,在没有进行管道坡口工作时,作为挖掘机使用,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挖掘机不仅具有挖掘功能,而且还具有对管端的坡口功能,实现了一机两用,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管道坡口功能的挖掘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管道坡口功能的挖掘机,该挖掘机同时具备挖掘和坡口功能,该挖掘机包括液压动力装置、工作装置、回转机构、操纵机构、传动机构、行走机构、吊装装置和坡口机,工作装置与操纵机构连接,操纵机构用于控制、操纵整个挖掘机的工作和行走;液压动力装置分别与回转机构、传动机构、行走机构和吊装装置连接,液压动力装置用于提供整个挖掘机的工作液压动力源;液压动力装置的液压油输出口通过油管1与坡口机的液压油输入口连接;坡口机的液压油输出口通过油管1与液压动力装置的液压油输入口连接;吊装装置3通过吊钩与固定在坡口机2上的吊板4连接,具体是:吊板4上设置有多个孔,吊钩通过该孔与吊板4连接,实现吊装装置与坡口机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管道坡口功能的挖掘机,充分利用了挖掘机本身固有的大功率发动机和液压站,从而减少了坡口机工作所需的设备投入,降低了油耗;另外,在没有进行管道坡口工作时,作为挖掘机使用,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挖掘机不仅具有挖掘功能,而且还具有对管端的坡口功能,实现了一机两用,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挖掘机具有机动灵活,机身可实现360°回转,适用不同规格的坡口机,能够实现多种大口径管道的坡口工作,占用设备资源少,在转场时不需要其他辅助设备就可实现快速装车、快速转场,因此在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等方面有有着深远的意义。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79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