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矩形纤维滤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4037.3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4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付仕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宇豪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4/20 | 分类号: | B01D24/20;B01D24/4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201812 上海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矩形 纤维 滤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一体化矩形纤维滤池。
背景技术
参见申请号为201320047226.8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一种一体化矩形纤维滤池,然而其结构较为复杂,滤片过滤效果较差,由于移动反清洗装置固定设置,在对过滤片进行反清洗时,特别是圆盘形的过滤片,由于圆盘的内外缘速度相差较大,外缘不易冲洗,最后会导致产品的寿命短,维修困难;
再者,现有技术中,纤维滤池主要依靠中间的滚轴转动完成过滤,而中间滚轴连在一起,需要很大的马力带动,成本较高,在使用时,带动滚轴转动的电机处于纤维滤池内部,长期处于水下,易受污水腐蚀而报废,换新复杂,不易维修。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一体化矩形纤维滤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带动故障年后转动的电机处于纤维滤池内部,长期处于水下,易受污水腐蚀而报废,换新复杂,不易维修的,在对过滤片进行反清洗时,外缘不易清洗,最后寿命短,维修复杂的缺陷,提供一种一体化矩形纤维滤池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一体化矩形纤维滤池,包括纤维滤池,所述纤维滤池的内部设置矩形滤片,所述矩形滤片的上方设置移动反清洗装置,所述移动反清洗装置包含滑座和设置在滑座上的清洗管。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矩形滤片的过滤面与纤维滤池的底面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矩形滤片的过滤面与纤维滤池的底面呈一夹角,所述夹角的角度为3°-30°。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夹角的角度为5°。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矩形滤片通过第一角度调节杆和第二角度调节杆设置在纤维滤池的内部,所述纤维滤池上对应第一角度调节杆和第二角度调节杆设置角度调节孔,所述角度调节孔的数量为4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角度调节孔为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移动反清洗装置包含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纤维滤池的上端。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一体化矩形纤维滤池,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矩形滤片和移动反清洗装置,只需启动移动清洗装置,就可以对滤片进行无死角动态清洗;将矩形滤片的过滤面与纤维滤池的底面呈一夹角,模仿工地施工时的沙漏,可以使污泥在滤片上有更长的过滤时间,提高了过滤效果;在移动清洗装置清洗时,也由于矩形滤片的倾斜设置,更加方便了反清洗;采用第一角度调节杆和第二角度调节杆,使本实用新型的滤片即可以垂直设置(与纤维滤池底面垂直),又可以多角度设置,可以根据不同工况,选择性实用,使客户体验度更高,产品效果更为优越;结构简单,十分实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矩形滤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纤维滤池;2、矩形滤片;3、移动反清洗装置;31、电机;4、水箱;5、污泥排管;6、小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矩形滤片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一体化矩形纤维滤池,包括纤维滤池1,纤维滤池1的内部设置矩形滤片2,矩形滤片2的上方设置移动反清洗装置3,移动反清洗装置3包含滑座(图中未示出)和设置在滑座上的清洗管(图中未示出);移动反清洗装置3通过齿条和电机31实现移动的清洗运动,由电机31带动滑座上的齿条。
矩形滤片2的过滤面与纤维滤池1的底面垂直,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用方式,在反清洗时,由于采用移动的反清洗装置3,从而实现无死角清洗。
矩形滤片2的过滤面与纤维滤池1的底面呈一夹角,夹角的角度为3°-30°,模仿工地施工时的沙漏,可以使污泥在滤片上有更长的过滤时间,提高了过滤污泥的效果。
在多次实验中得出,夹角的角度为5°时,能够适应多种工况,污泥过滤和反清洗效果较佳,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矩形滤片2通过第一角度调节杆(图中未示出)和第二角度调节杆(图中未示出)设置在纤维滤池的内部,纤维滤池1上对应第一角度调节杆和第二角度调节杆设置角度调节孔(图中未显示),角度调节孔的数量为4个以上。
角度调节孔为通孔,第一角度调节杆和第二角度调节杆均为空心杆,可以从外部插入固定柱(图中为显示)即可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宇豪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宇豪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40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