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绝缘分层压方绝缘铝导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8843.4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2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董树林;张金生;赵庆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经纬电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刘英兰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层压 导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组导线,特别涉及一种全绝缘分层压方绝缘铝导线。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家电网输变电工程中,超高压以下等级电网使用的干式空心电抗器绕组,通常采用的都是单股薄膜绕包圆铝线进行绕制。大型电抗器直径一般都在1米以上,这样绕制线圈的直径会更大,再加上多层的绕制,最终致使绕制的线圈内侧和外侧长度相差几十米甚至更多,这样,层间电阻差值较大,导致层间电感均匀性较差;再有单股薄膜绕包圆铝线绕制线圈匝间会产生环流损耗,绕制的匝数越多,环流损耗越大,从而导致电抗器出厂数据无法满足用户的要求,难以有效保证生产产品的质量。
因此,不断开发新型产品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提供一种全绝缘分层压方绝缘铝导线,在很大程度上可有效解决上述难题,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产品合格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艺简便、性能可靠、节能高效、应用广泛的全绝缘分层压方绝缘铝导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绝缘分层压方绝缘铝导线,其特征在于该铝导线包括内层导线、外层导线、薄膜绕包层即复合绝缘薄膜绕包层;所述内层导线为多根单股圆裸铝线分别外设单股圆铝线薄膜绕包层形成薄膜绕包圆铝线后经绞合而成;所述外层导线为多于内层导线数量的薄膜绕包圆铝线包围在内层导线的外圈而成;所述外层导线绕制于内层导线的外部;且依次包覆薄膜绕包层、复合绝缘薄膜绕包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铝导线适用于匝间绝缘为B级、F级、H级的中、低电压等级电网使用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可有效的抑制线圈的环流损耗,保证产品质量,节约能源;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简便,应用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层导线,2外层导线,3薄膜绕包层,4复合绝缘薄膜绕包层,5单股圆铝线薄膜绕包层,6单股圆裸铝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详述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全绝缘分层压方绝缘铝导线,该铝导线包括内层导线1、外层导线2、薄膜绕包层3及复合绝缘薄膜绕包层4;所述内层导线1为多根单股圆裸铝线6分别外设单股圆铝线薄膜绕包层5形成薄膜绕包圆铝线后经绞合而成;所述外层导线2为多于内层导线数量的薄膜绕包圆铝线包围在内层导线1的外圈而成;所述外层导线2绕制于内层导线1的外部;且依次包覆薄膜绕包层3、复合绝缘薄膜绕包层4。
例如,将18根直径2.38mm的单股圆裸铝线6,按照30%叠压方式,包覆两层聚酯薄膜,形成单股圆铝线薄膜绕包层5,即制成单股薄膜绕包圆铝线;生产时,先将6根单股薄膜绕包圆铝线按照规定的节距绞合、整形制成内层导线1;再将12根单股薄膜绕包圆铝线,按照大于内层的节距绞合,包覆在内层导线1的外层,形成外层导线2;绞合完成后,对其进行压型,为了使内层导线1、外层导线2的每根单股薄膜绕包圆铝线长度一致,内层导线1的绞合节距大于外层导线2的绞合节距。在外层导线2的外面包覆两层聚酯薄膜绕包层,叠包率为52-55%,构成薄膜绕包层3。在薄膜绕包层外面包覆带有聚酰亚胺薄膜和无纺布复合层,叠包率为52-55% ,构成复合薄膜绝缘绕包层4 ,即制成该全绝缘分层压方绝缘铝导线。
多根单股圆裸铝线外螺旋叠压20%-80%绕包的绝缘膜,即采用聚酯薄膜、丙烯薄膜、亚胺薄膜的其中两种绕包后形成单股薄膜绕包圆铝线,这些薄膜绕包圆铝线经过绞合形成内层导线1;内层+ N(N=1-10)数量的薄膜绕包圆铝线包围在内层导线1的外圈形成外层导线2,其绕制方法同内层导线1;然后按照1.4-1.8的压方系数进行整形,最终在最外层螺旋状叠压20%-80%绕包。本实用新型的薄膜绕包层及复合绝缘薄膜绕包层分别选取聚酯薄膜、丙烯薄膜、亚胺薄膜、聚酯薄膜和无纺布复合层、亚胺薄膜和无纺布复合层中的两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经纬电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经纬电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88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