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橄榄苦苷反渗透浓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8725.3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0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王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膜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61/08 | 分类号: | B01D61/08;B01D61/12;C07H17/04;C07H1/08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李艳华 |
地址: | 73002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橄榄 反渗透 浓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保健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橄榄苦苷反渗透浓缩装置。
背景技术
橄榄苦苷(Oleuropein)是油橄榄叶中的一种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能减轻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程度,预防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也能舒缓血管平滑肌和降低血压,广泛应用于医药及保健行业。高纯度油橄榄苦苷提取物在国际上只有极少数国家开发出产品。传统方法有机溶剂萃取破坏成分,增大生产成本,同时也造成环境污染,提取步骤繁琐,生产周期长。
目前我国工业生产上对橄榄苦苷的浓缩通常采用浸提后减压浓缩的形式,能量消耗大,较长时间的高温加热又会破坏其中的部分营养成分,其主要缺点是:能耗高、浓缩温度高,在浓缩过程中品质容易恶化,营养成份及香味物质会损失,在高温下浓缩色素成份变化较大,破坏了自然状态,浓缩之后成品中杂质较多,设备的一次性投资大、占地面积大、辅助设备多、操作较复杂、运行费用高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常温下进行能耗低,能够防止原料品质的恶化和营养成分及香味物质的损失、色泽变化小的橄榄苦苷反渗透浓缩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橄榄苦苷反渗透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供料泵、设有成品排放口的原液箱、不锈钢高压泵和反渗透膜组件;所述供料泵的末端通过管线Ⅰ连有精密过滤器,该精密过滤器通过管线Ⅱ与所述原液箱顶部相连;所述原液箱的底部经管线Ⅲ通过所述不锈钢高压泵与所述反渗透膜组件相连;所述反渗透膜组件中的浓缩液出口依次通过压力表、调压阀、浓缩液流量计连有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的一端通过管线Ⅳ与所述原液箱顶部相连;所述反渗透膜组件中的透过液出口通过透过液流量计连有残液排放口。
所述管线Ⅰ、管线Ⅱ、管线Ⅲ上均设有控制阀。
所述热交换器上设有电子温度探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中设有反渗透膜组件,该反渗透膜组件具有选择性透过其它大分子物质、隔绝浸提化学物质的特点,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但在常温下进行能耗低、流程简单、节约能源,而且能够防止原料品质的恶化和营养成分的损失,同时原料的色泽变化小,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质的处理。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所得到的物料纯度高。
2、由于本实用新型中设有压力表、调压阀,因此,可以有效控制循环料液运行压力。
3、由于本实用新型中设有热交换器,因此,可以有效控制循环料液运行温度;同时,热交换器上设有电子温度探头,因此,可以根据设定温度自动控制运行温度。
4、本实用新型设备体积小且构造简单、费用较低、效率较高,适用于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分离、浓缩、纯化、澄清等工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供料泵 2—精密过滤器 3—原液箱 4—不锈钢高压泵 5—反渗透膜组件 6—压力表 7—调压阀 8—热交换器 9—透过液流量计 10—浓缩液流量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橄榄苦苷反渗透浓缩装置,该装置包括供料泵1、设有成品排放口的原液箱3、不锈钢高压泵4和反渗透膜组件5。
供料泵1的末端通过管线Ⅰ连有精密过滤器2,该精密过滤器2通过管线Ⅱ与原液箱3顶部相连;原液箱3的底部经管线Ⅲ通过不锈钢高压泵4与反渗透膜组件5相连;反渗透膜组件5中的浓缩液出口依次通过压力表6、调压阀7、浓缩液流量计10连有热交换器8,该热交换器8的一端通过管线Ⅳ与原液箱3顶部相连;反渗透膜组件5中的透过液出口通过透过液流量计9连有残液排放口。
其中:管线Ⅰ、管线Ⅱ、管线Ⅲ上均设有控制阀。热交换器8上设有电子温度探头。
使用时,待处理之橄榄苦苷浸提液由供料泵1通过精密过滤器2后流入原液箱3,由不锈钢高压泵4输入到反渗透膜组件5中,经反渗透膜组件5浓缩分离后,浓缩液通过反渗透膜组件5的浓缩液出口经压力表6、调压阀7、浓缩液流量计10、热交换器8后进入原液箱3循环浓缩至成品,并从成品排放口排出;透过液通过反渗透膜组件5的透过液出口经透过液流量计9后从残液排放口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膜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甘肃省膜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87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抑制激波作用下边界层分离的涡流发生器结构
- 下一篇:用于保护板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