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冷机组小型立式油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9969.5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5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基伊埃冷冻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2 | 分类号: | F25B4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陆明耀;姚姣阳 |
地址: | 21502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 机组 小型 立式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油分离器,具体是涉及一种制冷机组中用于制冷剂气体分离润滑油的新型小型油分离器,主要应用于螺杆压缩机制冷组,属于制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制冷系统的压缩机运转时,通过压缩作用提高制冷剂气体的压力和温度,然后经过热交换冷凝器,将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的热量带走,使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冷却成高压常温的制冷剂液体。高压常温的制冷剂液体通过节流元件降压得到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液体通过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的物体热量之后,汽化成低温低压的气体,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制冷剂气体,从而进入下一个制冷循环。
现有技术通常在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安装一台油分离器,用于保护整个制冷系统,确保被制冷剂气体带走的润滑油返回压缩机储油槽中防止压缩机故障以延长其寿命、保证安全高效的运行等。现有技术的立式油分离器通常在油和制冷剂进口设置有粗分滤芯,虽然可以对油和制冷剂气体进行初步分离,但分离效果有限。并且,现有小型立式油分离器主要是通过内部设置的一层或多层金属丝网进行油气过滤分离,其结构简单但是分离效果较差,尤其是对雾化的油的分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制冷机组小型立式油分离器,其油气分离效果较好,能显著减少机组润滑油跑油量,提供了制冷机组的效率。同时,筒径和体积大为缩小,使得系统的充油量也进一步减少。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制冷机组小型立式油分离器,包括筒体、出油口、设置在筒体下部的进气口、和设置在筒体顶部的出气口,所述进气口是由直管状的前部和弯管状的后部连接的一体结构,所述后部位于筒体内,在所述进气口上方位置设置有与筒体中轴垂直的金属丝网,在所述金属丝网和所述进气口之间设置有与金属丝网形成夹角的多孔板;所述金属丝网上方位置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方装设有精分滤芯,隔板上开设有与精分滤芯连通的开孔,所述出油口的一端与隔板上部接触,所述出油口的一端与筒体底部接触。
本实用新型制冷机组小型立式油分离器优选地,所述出油口均为弯管结构。
本实用新型制冷机组小型立式油分离器优选地,所述多孔板与所述金属丝网之间的夹角在15°~45°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制冷机组小型立式油分离器优选地,所述精分滤芯位于所述筒体中轴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①本实用新型以具有弯管结构的进气口替代传统的粗粉滤芯,改善粗分离效果较好,且结构简单;②采用精分滤芯与其他分离结构配合,不但增加油气分离效果,而且使整个装置的直径和体积大为减少、重量用料量降低,使其所在的制冷机组更加紧凑经济;③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四级分离结构,分离效果好,显著减少机组润滑油跑油量,提供了制冷机组的效率,同时系统的充油量更少。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所举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产品或方法作概括性例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会限制本实用新型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制冷机组小型立式油分离器,包括制冷机组小型立式油分离器,包括筒体1、出油口21和出油口22、设置在筒体1下部的进气口3、和设置在筒体1顶部的出气口4,优选地,所述出油口21和出油口22均为弯管结构。
所述进气口3是由直管状的前部31和弯管状的后部32连接的一体结构,所述后部32位于筒体1内,在所述进气口2上方位置设置有与筒体1中轴垂直的金属丝网6,在所述金属丝网6和所述进气口3之间设置有与金属丝网6形成夹角的多孔板5,使多孔板5相对比水平方向倾斜,优选地,所述多孔板5与所述金属丝网6之间的夹角在15°~45°范围内,使其倾斜的程度既能使大部分气体通过,也能使过滤后得油滴顺利滑落至筒体1底部。
所述金属丝网6上方位置设置有隔板7,所述隔板7上方装设有精分滤芯8,隔板7上开设有与精分滤芯8连通的开孔9,优选地,所述精分滤芯8位于所述筒体1中轴位置。所述出油口22的一端与隔板7上部接触,所述出油口21的一端与筒体1底部接触,通过外界吸力吸取被过滤分离的油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基伊埃冷冻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基伊埃冷冻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99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冰箱
- 下一篇:一种回收工质节流损失用于发电的制冷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