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次顶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8528.3 | 申请日: | 2013-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3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顺康达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徐蓓;谢伟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应于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产品在设计的时候,需要使用模具2次顶出才可以方便脱模。现有二次顶出机构采用因开闭器的作用力保持四块顶板一起顶出,当顶出一段距离时时,限位柱碰到公模板,阻止下面两次顶板继续顶出。但使用现有开闭器的二次顶出机构,存在易磨损、顶出易失效、顶出行程短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二次顶出机构,包括:至少两个顶针板,所述至少两个顶针板分为各自固定在一起的上顶针板组和下顶针板组;顶起机构,所述顶起机构连接在所述下顶针板组的下方;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滑动穿过所述下顶针板组和上顶针板组,下顶针板组和上顶针板组之间具有间距,支撑柱上设有卡台,所述上顶针板组支撑在所述卡台上;弹性件和限位件,所述弹性件设在所述上顶针板组和下顶针板组之间,弹性件的弹力能够支撑所述上顶针板组的重量;所述限位件分为固定端和限位端,所述固定端固定在上顶针板组上,限位端与下顶针板组相配合阻止下顶针板组远离上顶针板组。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二次顶出机构的模具在注塑完毕后,顶起机构向上顶住上顶针板组和下顶针板组,此时由于弹性件的作用,弹性件的强度能够支撑上顶板组(包括顶针等)的重量,但由于限位件能够限位,故上顶针板组和下顶针板组同时向上运动,并沿固定(可以固定在下固定板上)的支撑柱滑动上升。当行程至L(上顶针板组与公模板之间的距离)的时候,上顶针板组顶住公模板,停止向上移动。此时顶起机构仍向上施力,弹性件被压紧,下顶针板组继续上升,达到两次顶出的目的。由于上顶针板组最高可以上升到与公模板的下表面贴合,故第一次开模行程较长,至少长2-3mm。本实用新型具有占用空间小、第一次开模行程长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的二次顶出机构可用于小型精密模具。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顶出机构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
优选的,所述顶针板为4个,上面两个顶针板为上顶针板组,下面两个顶针板为下顶针板组。
优选的,所述上顶针板组和下顶针板组分别用螺栓固定。
优选的,所述顶起机构为顶棍。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优选的,所述下顶针板组内设有限位腔,所述限位件的限位端伸入到该限位腔内。
优选的,所述限位件为限位螺丝,所述限位螺丝穿过所述弹性件。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包括上下两段具有粗细不同的柱体,两段柱体之间形成所述卡台。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固定在模具的下固定板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通过螺栓固定在模具的下固定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二次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只显示公模板以下部分)。
附图标记说明:
上顶针板组1;下顶针板组2;顶起机构;支撑柱3;螺栓4;弹簧5;限位螺丝6;公模板7;下固定板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二次顶出机构。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二次顶出机构包括上顶针板组1、下顶针板组2、顶起机构、支撑柱3、弹性件和限位件,具体包括4个顶针板、螺栓4、弹簧5、限位螺丝6、公模板7和下固定板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顺康达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顺康达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85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机中的润滑加油装置
- 下一篇:斜顶导向块机构及具有其的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