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沙发凳子两用架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7445.2 | 申请日: | 2013-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9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董良刚;王燕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17/00 | 分类号: | A47C17/00;A47C3/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1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沙发 凳子 两用 架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沙发凳子两用架子,可以用于沙发或者凳子上,属于家具产品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地提高,人们的工作、生活环境也得到了改善,而沙发家具以其舒适、美观、高雅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也因此走进千家万户。目前大部分沙发架子结构笨重,而且只适用于沙发上,遇到空间小的地方没法放置,因此,寻求一种沙发凳子两用的架子,既可以当做沙发使用,也可以当做凳子使用,满足人们沙发和凳子两用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沙发凳子两用架子,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非常适合家庭或办公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沙发凳子两用架子,包括第一支撑部分和第二支撑部分,所述的第一支撑部分和第二支撑部分通过铰链活动链接,且第一支撑部分和第二支撑部分以铰链为支点旋转90°;所述第一支撑部分包括第一纵向杆、2个第一横向杆和2个第一圆弧段,所述的第一横向杆通过第一圆弧段与第一纵向杆连接,且2个第一横向杆相互平行;所述第二支撑部分包括第二纵向杆、2个第二横向杆和2个第二圆弧段,所述的第二横向杆通过第二圆弧段与第二纵向杆连接,且2个第二横向杆相互平行;所述的2个第一横向杆之间安装有第三支撑部分,所述的第三支撑部分包括第三纵向杆、2个第三横向杆和2个第三圆弧段,所述的第三横向杆通过第三圆弧段与第三纵向杆连接,且2个第三横向杆相互平行;所述的第二横向杆的长度小于第一横向杆的长度,第三横向杆的长度小于第二横向杆的长度,所述的第一纵向杆的长度等于第二纵向杆的长度,第三纵向杆的长度小于第一纵向杆的长度,所述的第一圆弧段的弧度等于第二圆弧段的弧度,第三圆弧段的弧度小于第一圆弧段的弧度;所述的2个第二横向杆之间安装有支撑杆。
所述的第一横向杆和第二横向杆端部均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有孔,所述铰链穿过孔将第一横向杆和第二横向杆连接。
所述的沙发凳子两用架子的长度为1150cm、宽度为590cm。
所述的第一纵向杆为圆形的金属第一纵向杆,第一横向杆为圆形的金属第一横向杆、第一圆弧段为圆形的金属第一圆弧段;所述的第二纵向杆为圆形的金属第二纵向杆,第二横向杆为圆形的金属第二横向杆、第二圆弧段为圆形的金属第二圆弧段;所述的第三纵向杆为圆形的金属第三纵向杆,第三横向杆为圆形的金属第三横向杆、第三圆弧段为圆形的金属第三圆弧段。
所述第一纵向杆、第一横向杆、第一弧度段、第二纵向杆、第二横向杆、第二弧度段、第三纵向杆、第三横向杆和第三弧度段的直径相等,且均为1.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沙发凳子两用架子,第一支撑部分和第二支撑部分通过铰链连接,第一支撑部分和第二支撑部分以铰链为支点可旋转90°,既可以当做沙发使用,也可以当做凳子使用,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角度,以达到人体舒适的位置; 其第一纵向杆、第一横向杆、第一弧度段、第二纵向杆、第二横向杆、第二弧度段、第三纵向杆、第三横向杆和第三弧度段的设计既实现简单紧凑的效果,又能承载较重的重量,且成本低、使用寿命长,非常适合在家庭或办公场合使用,值得在市场上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撑部分和第二支撑部分以铰链为支点旋转90°的示意图;
图4为第一横向杆和第二横向杆通过铰链连接的示意图;
其中,1为第一支撑部分、2为第二支撑部分、3为铰链、4为第一横向杆、5为第一纵向杆、6为第一圆弧段、7为第二横向杆、8为第二纵向杆、9为第二圆弧段、10为第三横向杆、11为第三纵向杆、12为第三圆弧段、13为支撑杆、14为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74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