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测试电缆滤清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2123.0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7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蒋国栋;李宏魁;刘军利;张素光;李峰华;管润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韩天宝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 电缆 滤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电缆滤清器,属油田生产测井系统配套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田生产井的测试主要有油气水井的测试,直读的测试仪器基本上都是通过电缆下入井内进行直接测试。由于测试工艺和安全操作的要求,大部分油气水井的测试工作都是在密封带压的情况下进行,尤其是水井的压力相对较高,测试工作中防喷系统在电缆起下过程中彻底密封的难度非常大,实际工作中电缆上常常带出相当部分的污水,粘附在电缆外层,引起外层腐蚀。在电缆存放的过程中外层粘附的污水存在不断向内层渗透腐蚀的情况,使长时间使用的电缆存在内外层均接受不断的腐蚀。内层腐蚀的电缆会造成电缆内外层之间锈蚀物堆积,从而涨粗电缆截面,造成电缆过防喷系统流管时,有卡电缆的风险,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ZL201120339943.9公开了一种测井电缆沥油器,包括压帽、沥油橡胶、沥油器主体和吊耳,其特征在于沥油器主体设为圆桶状,上部设有螺纹连接的压帽,底部中心设有电缆孔,外周一侧竖向上设有套进电缆的开口槽,在压帽与底部之间设有圆柱形沥油橡胶,在沥油器主体外周中部对称设有两个吊耳,在压帽和沥油橡胶的中心设有电缆孔,一侧竖向上设有套进电缆的开口槽。利用开口槽套进电缆,滤下的密封脂和油水收集储存盒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主要缺点是:该装置设有开口槽,导致电缆孔不能完全密封测井电缆,进而不能彻底清除污染物,并且没有设计润滑防腐的部件,电缆长时间存放容易受到腐蚀。ZL200920240354.8公开了一种测井电缆刮油器,由底座、刮油管、保护壳体、泄油孔、盘根室、盘根压帽组成,底座采用外螺纹与作业井口接箍丝扣配接结构,底座的一端设有刮油管,刮油管通过外侧的保护壳体可以保护刮油管的正常运行,刮油管的一端连有泄油孔,泄油孔一端为盘根室,盘根室通过盘根压帽达到密封的效果。但其主要缺点是所用刮油管为刚性材料,易损伤电缆,并且不能对电缆进行润滑和防腐处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在测试电缆除污的同时提供润滑防腐处理,起到降低测试施工风险,延长电缆使用周期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由主体盒、紫铜护套、圆胶皮盘根和加脂海绵体组成,其特征是:主体盒为对开式结构,由两个对称的半盒组成,主体盒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设有中心通孔的上紫铜护套和下紫铜护套,在上紫铜护套与下紫铜护套之间依次安装有圆胶皮盘根和加脂海绵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进行油气水井测试时,下井的电缆经过该装置润滑后下入井中,测试完后,再经过该装置除污、防腐润滑后盘到绞车滚筒上存放,处理过的电缆可长时间存放,起到延长电缆使用周期的作用。测试电缆性能的良好,是油田油气水井测试工作消减安全风险的有力保证。该装置安装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主体盒1、紫铜护套2、圆胶皮盘根3和加脂海绵体4组成,其特征是:主体盒1为对开式结构,由两个对称的半盒组成,主体盒1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设有中心通孔5的上紫铜护套2a和下紫铜护套2b,在上紫铜护套2a与下紫铜护套2b之间依次安装有圆胶皮盘根3和加脂海绵体4。
所述的圆胶皮盘根3和加脂海绵体4中心通孔与紫铜护套中心通孔5内径相同。
所述的主体盒1壳体上与圆胶皮盘根3对应的位置上开有排污孔7,可排放圆胶皮盘根3过滤的污水和污油。
所述的主体盒1壳体上与加脂海绵体4对应的位置上开有加脂孔6,通过加脂孔6可向加脂海绵体4加注密封脂。
所述的主体盒1上设有四个对称的固定螺孔8,通过螺栓和耳环将两个对称的半盒固定为一体。
使用时,将电缆置于主体盒1内的紫铜护套2、圆胶皮盘根3和海绵体4的中心通孔5内,通过加脂孔6向海绵体4中加注密封脂。上提井下电缆时,电缆经过圆胶皮盘根3时,可过滤污水和污油,并从排污口7排出,电缆经过加脂海绵体4时可涂抹上密封脂,起到润滑和防腐的作用。经过除污、润滑、防腐后的电缆可长时间存放,从而达到延长电缆使用周期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21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