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拖车撞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1696.1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0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常卫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南工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7/20 | 分类号: | B60T7/20;B60T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拖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车通过前方牵引架碰撞,从而使拖车自动刹车的一种刹车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公知的拖车都不具有自动刹车功能,在拖车行驶过程中,当前方牵引车车速放慢或者刹车时,后方的拖车会因为惯性与牵引车发生剧烈碰撞,容易造成后方的拖车损坏,甚至给人们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拖车撞刹系统,根据前车制动的情况采取自动刹车功能,从而减少拖车对前方牵引车的碰撞,克服拖车在停车时因惯性带来的冲击。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拖车撞刹系统,包括车身、悬浮架和设于车身前端的牵引架,所述的牵引架最前端设有用于牵引车与拖车的牵引头,所述的牵引架安装了撞刹系统的前方配件,悬浮架上设有储油盒,通过油管从车身一直延伸到后轮架上的制动总成,注入刹车油,形成一个完整的撞刹系统,所述的撞刹系统的前方配件包括与牵引头焊接在一起的丝杆,通过固定座同固定螺母固定,固定螺母一端连接弹簧,弹簧连接固定块,油泵的压力通过固定块推动支撑杆而获得,储油盒内的刹车油罐满油泵的进油管与出油管一直连接到后轮架的制动总成,当牵引头受到碰撞时,撞力会转化为油路里的压力一直传到后轮架的制动总成。
所述的制动总成包括跟随车轮转动的刹车碟,刹车片嵌装在制动总成内部。
油路压力传递到制动总成时,刹车油便会推动刹车片夹紧刹车碟,强大的摩擦力使轮子转动的速度减低,从而达到减速或刹车的效果。
在拖车行驶过程中,通过前车制动,后车因为惯性向前撞击,造成油泵压缩,产生制动效果,减少拖车与牵引车的撞击力度,当拖车车速与前车保持一致后,刹车系统自动恢复到无刹车状态,拖车继续行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撞刹车系统具有安装容易、配件少、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实用性强等特点;由于拖车安装撞刹车系统,在拖车行驶过程中,通过前车制动,后车因为惯性向前撞击,造成油泵压缩,产生制动效果,减少拖车与牵引车的撞击力度,当拖车车速与前车保持一致后,刹车系统自动恢复到无刹车状态,拖车继续行驶。此系统比原本传统的无刹车功能的特点更为优越。
附图说明
图1是拖车撞刹系统总体架构的安装图。
图2是撞刹系统前部分具体构造图。
图3是撞刹系统后部分具体构造图。
图中1.车身,2.悬浮架,3.牵引架,4.牵引头,5.储油盒,6.后轮架,7. 丝杆,8. 固定座,9.固定螺母,10.弹簧,11.固定块,12.油泵,13.支撑杆,14.进油管,15.出油管,16.制动总成,17.刹车碟,18.刹车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拖车撞刹系统,包括车身(1)、悬浮架(2)和设于车身前端的牵引架(3),所述的牵引架(3)最前端设有用于牵引车与拖车的牵引头(4),所述的牵引架(3)安装了撞刹系统的前方配件,悬浮架上设有储油盒(5),通过油管从车身(1)一直延伸到后轮架(6)上的制动总成,注入刹车油,形成一个完整的撞刹系统。
如图2所示,撞刹系统的前方配件包括与牵引头(4)焊接在一起的丝杆(7),丝杠通过固定座(8)同固定螺母(9)固定,固定螺母(9)一端连接弹簧(10),弹簧(10)连接固定块(11),固定块(11)连接支撑杆(13),支撑杆(13)连接油泵(12),油泵(12)的压力通过固定块(11)推动支撑杆(13)而获得,油泵(12)的压力通过固定块(11)推动支撑杆(13)而获得,油泵(12)的进油管(14)和出油管(15)罐满了刹车油,当牵引头(4)受到碰撞时,撞力会转化为油路里的压力一直传到后轮架(6)的制动总成(16)。
如图3所示,所述的制动总成(16)包括跟随车轮转动的刹车碟(17)和刹车片(18),刹车片(18)嵌装在制动总成(16)内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同等替换和改进等,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南工车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南工车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16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压力远距离磁控阀及主动喷灌系统
- 下一篇:用于移动式隧道窑的隔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