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婴儿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0000.3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1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裴苹汀;焦国盈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B7/04 | 分类号: | B62B7/04;B62B9/20;B62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王玉芝 |
地址: | 401331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婴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车。
背景技术
婴儿车,是一种为婴儿户外活动提供便利而设计的工具车。对于家有婴幼儿的父母而言,在携带婴幼儿外出时,使用婴儿车作为辅助看顾的工具,已成为一项常见且又方便的做法。
然而,现有的婴儿车种类比较单一,座位设置比较低矮,由于城市里污染严重,婴儿容易大量吸入汽车尾气和空气沉淀物,给宝宝的呼吸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同时较矮的婴儿车,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比如交通事故,由于司机存在视线死角,往往看不到婴儿车而发生惨剧。并且现有的婴儿车推手设置在在婴儿座后面,由于推手较窄,只能由一个人推动,从后面推动婴儿车也不便于随时观察婴儿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推手设置在婴儿座后面,不便于随时观察婴儿、并且只能由一个人推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婴儿车,该婴儿车将推手设置在婴儿座的两侧,可以由两人同时推动,随时观察婴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婴儿车,包括车架、设置在车架底前部的一个前轮、设置在车架底后部的两个后轮、以及设置在车架上的婴儿座,所述车架上、婴儿座的两侧设置有推手手杠。
优选的,所述车架包括固定连接的前支架和后支架;固定设置在前支架之间的横梁II,固定设置在后支架之间的横梁III;设置在前轮和横梁II之间的前叉;设置在后支架之间的后轮固定杆;设置在后轮固定杆与横梁III之间的支撑杆以及连接前叉和支撑杆的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车架还包括设置在后轮固定杆与横梁III之间的加强杆b和加强杆a。
优选的,所述横梁II的两端固定设置有连接体,连接体上设置有纵横螺纹孔,推手手杠的一端设置有与该螺纹孔相匹配的螺纹,推手手杠通过螺纹连接设置在该连接体上。
优选的,所述婴儿座包括可以调节位置的脚蹬部、座位部以及靠背部,所述脚蹬部与婴儿座的两条纵梁铰接,其中部设置有槽,前部设置有两个脚蹬,两个脚蹬的断开处设置有保护婴儿腿部的栏杠;所述靠背部与婴儿座的两条纵梁铰接,可调节靠背高度;婴儿座的两侧设置有护栏。
优选的,所述婴儿座2的两条纵梁22之间还设置有横梁Ⅰ23。
优选的,所述前轮1设置为大前轮,后轮8设置为双排后轮;所述婴儿座2的高度设置为距地1.2米。
优选的,所述车架上、婴儿座的上方设置有顶篷架,顶篷架上设置顶篷。
优选的,所述车架上、婴儿座下部设置储物栏,所述储物栏为左右分离设置。可以根据需要分类放置物品。
优选的,所述婴儿座上、设置推手手杠的位置设置有缓冲柔性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把手手杠侧面设置,方便看管人随时观察婴儿的情况,并且可以转换方向进行推行,便于婴儿头部转动变换姿势;婴儿座上脚蹬的设置,便于路面较窄时,可以拉行脚蹬;车架中间设置稳固大三角形,增加了车架的稳固性,同时便于前后传力前后推行。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提高了婴儿座的高度,保护孩子的人身健康,减小父母与孩子的距离,增加互动,加深了骨肉亲密。
附图说明
图1为婴儿车主视图;
图2为婴儿车脚蹬放下状态的主视图;
图3为图2左视图;
图4为图1状态一仰视图,表明推手手杠的联结方式一;
图5为图1状态二仰视图,表明推手手杠的联结方式二;
图6为图1状态三仰视图,表明推手手杠的联结方式三;
图7为推手手杠结构示意图;
图8为婴儿车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前轮 2.婴儿座 3.脚蹬部 4.座位部
5.靠背部 6.连接体 7.推手手杠 8.后轮
9.储物栏 10.顶篷 11.车架 12.纵横螺纹孔
13.顶篷架 21.护栏 22.纵梁 23.横梁Ⅰ
31.脚蹬 32.栏杠 1101.前支架 1102.后支架
1103.后轮固定杆 1104.前叉 1106.横梁II 1107.横梁III
1108.加强杆b 1109.加强杆a 33.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00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紧急呼叫的认证方法、设备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