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脂脱酸脱臭器填料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1864.0 | 申请日: | 2013-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5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林书明;陈志荣;林坤梅;李源彬;周振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华仁油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3/14 | 分类号: | C11B3/1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鼎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7 | 代理人: | 傅契克 |
地址: | 3623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脂 脱酸 脱臭 填料 结构 | ||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属于传质分离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脂脱酸脱臭器填料层结构。
背景技术
油脂精炼工艺中,油脂经过较高的温度和一定的时间,油脂中有一部分顺式脂肪酸会转化成反式脂肪酸,而且整个处理过程都在高温下进行,蒸汽穿过油层,液层挥发模式,脱臭时间长、直接蒸汽消耗多,炼耗高,时间长,反式脂肪酸含量增加,油脂聚合机会增加,成品油质量不稳定等,不仅增加了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而且带来了环境负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臭除酸效果较好的油脂脱酸脱臭器填料层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油脂脱酸脱臭器填料层结构,该填料层由高度H相同、长度L(L1、L2、L3、L4……)不一的波纹片竖直排列连接形成圆柱状,相邻波纹片波纹方向相交叉,所述波纹片的波纹面上竖直排布设置有走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相邻波纹片波纹交叉角度为90度。
进一步地,所述波纹片波纹宽度D为12~15mm。
进一步地,所述波纹片走气孔的排布以两排波纹面为一组,排间走气孔间距d1为24~30mm,排内走气孔间距d2为10~12mm,有利于油脂膜状下降状态的形成,增加油与蒸汽的接触面和接触有效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油脂脱酸脱臭器填料层结构在油脂精炼过程中,可使得油脂在波纹板填料表面形成油膜,降膜逆流传热,蒸汽逆流穿透,增加传热比表面积,提高传热效率,迅速挥发脂肪酸,生产所得的成品油中反式脂肪酸残存量低,颜色浅,酸价低,整个油脂精炼脱臭脱酸过程耗炼少、省蒸汽、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注:1-填料层,2-波纹片,21-波纹面,22-走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方式。
如图1~4,一种油脂脱酸脱臭器填料层结构,该填料层1由高度H相同、长度L(L1、L2、L3、L4…..)不一的波纹片2竖直排列连接形成圆柱状,相邻波纹片2波纹方向相交叉,所述波纹片2的波纹面21上竖直排布设置有走气孔22。
进一步地,所述相邻波纹片2波纹交叉角度为90度。
进一步地,所述波纹片2波纹宽度D为12~15mm。
进一步地,所述波纹片2走气孔22的排布以两排波纹面21为一组,排间走气孔22间距d1为24~30mm,排内走气孔22间距d2为10~12mm,有利于油脂膜状下降状态的形成,增加油与蒸汽的接触面和接触有效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波纹片2波纹面21上竖直排布走气孔22,波纹片2交错竖直排列,并且相邻波纹板2波纹方向相交叉,组合成圆柱状的填料层1,可增加传热比表面积,提高传热效率,在很低的残压下(0.2~0.3 Kpa)增加臭味物质的挥发性,相邻波纹片2波纹方向交叉加走气孔22设计使得油脂至上而下呈膜状下降,增加了油与直接蒸气的接触有效性,由改造前的液层挥发变成了膜状挥发,大大提高了挥发速度,大大降低油脂在高温260度状态下的停留时间,避免了反式脂肪酸生成,并且有效提高生产量,脱臭油生产量由150 t/d提高至250 t/d,提高了7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换与修饰,皆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华仁油脂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华仁油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18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结垢耐腐蚀涂料
- 下一篇:用于食品冷冻粉碎机的缓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