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演示直流电源供电原理的教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6502.2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7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魏广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广栋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演示 直流电源 供电 原理 教具 | ||
1.一种演示直流电源供电原理的教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壳(1)及电源导线(2);所述的外壳(1)采用PVC线槽制成,在外壳(1)内一端,通过在PVC线槽底面所开的两个直径为2mm的安装孔及平头螺丝固定安装电池盒(3),另一端通过PVC线槽上下两面开两个直径为5mm的安装通孔,并从所述的两个安装通孔内穿出第一香蕉插座(C)、第二香蕉插座(D),第一香蕉插座(C)、第二香蕉插座(D)通过在其螺纹孔柱(5)上分别套入电极(6)后拧紧螺帽达到固定目的;所述的电池盒(3)引出的正负极导线与DC-DC升压电路板(4)上的电源输入端焊接,DC-DC升压电路板(4)的输出端引出导线分别与第一香蕉插座(C)、第二香蕉插座(D)上的电极(6)焊接;所述的电源导线(2)采用红黑双色导线,红黑双色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与导线同色的香蕉插头(7)、鳄鱼夹(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演示直流电源供电原理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C-DC升压电路板(4)包括由前置滤波单元、分压单元、软启动单元、低压报警单元、逆变单元及输出滤波单元组成;所述的前置滤波单元包括输入直流电源与电容(C4)及电容(C5)并联连接后构成滤波后供电端A,电容(C4)与电容(C5)负极脚连接后接地;所述的分压单元包括滤波后供电端A与电阻(R1)、电阻(R2)串联连接后接地;所述的软启动单元包括滤波后供电端A与电容(C2)、电阻(R5)串联连接后接地;所述的低压报警单元包括滤波后供电端A与红色发光二极管(LED)、电阻(R4)串联后与DC-DC升压芯片(U1)的pok引脚连接;所述的逆变单元包括DC-DC升压芯片(U1),DC-DC升压芯片(U1)的clk/sel引脚、ain引脚均与滤波后供电端A电连接,ref脚与电容(C3)连接后接地,on引脚连接在软启动单元的电容(C2)与电阻(R6)之间;pokin引脚连接在分压单元的电阻(R1)与电阻(R2)之间;DC-DC升压芯片(U1)的lxn引脚与lxp引脚连接后一路与储能电感(L1)一端连接,储能电感(L1)另一端连接在滤波后供电端A、红色发光二极管(LED)之间;另一路与二极管(D1)正极脚连接,二极管(D1)负极脚与电阻(R3)、电容(C1)串联连接后接地;DC-DC升压芯片(U1)的out引脚连接在电阻(R3)与电容(C1)之间,pout引脚连接在二极管(D1)与电阻(R3)之间,构成升压后的电压输出端B;所述的输出滤波单元包括电压输出端B分别与电容(C6)、电容(C7)并联连接后接地;所述的DC-DC升压芯片(U1)可采用型号为MAX1703升压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演示直流电源供电原理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VC线槽选择横截面积为40mm*20mm,长度为15cm长的线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演示直流电源供电原理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6)前端用尖嘴钳向上弯折,并在前端上锡,方便与电池盒(3)引出的正负极导线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广栋,未经魏广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650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