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承载能力强的管式吊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5501.6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2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肖白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白玉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4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载 能力强 管式吊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吊装大型结构件的承载能力强的管式吊耳。
背景技术
大型建筑结构安装时,经常采用在地面拼接胎架上组装成一个个重量达几百吨重的吊装单元再通过构件脱胎、起扳、直立、就位等程序完成大型构件的安装过程。其中,在构件起扳、直立过程中,吊耳的受力方向一直在发生变化,如果采用常规的板式吊耳会经常因为吊耳的受力方向与吊装用钢丝绳方向不一致,而对钢丝绳产生损坏,从而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承载能力强的管式吊耳,解决了传统的板式吊耳无法适应受力方向不断变化的情况,而损坏吊装用钢丝绳的技术问题,且极大的提高了承载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承载能力强的管式吊耳,包括圆管,所述圆管第一端的外壁上焊接有第一环形挡板,所述圆管第二端的管口与吊装结构件焊接在一起,而且,
所述第一环形挡板与所述圆管第一端的外壁之间焊接有第一加劲板;
所述圆管第二端的外壁上焊接有第二环形挡板,所述第二环形挡板与所述圆管第二端的外壁之间焊接有第二加劲板;
所述第二加劲板的数量是所述第一加劲板的数量的两倍,所述第一加劲板与奇数位的第二加劲板一一对应位于相同的径向上;
在所述圆管的内壁上焊接有环形的第一加强筋以及沿着圆管轴向延伸的第二加强筋。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加强筋设于所述圆管第二端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加强筋为十字形加强筋或井字形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设于所述第一加强筋至圆管第一端之间的圆管内壁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加强筋设于所述圆管第一端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加强筋为十字形加强筋或井字形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设于所述第一加强筋至圆管第二端之间的圆管内壁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加强筋为十字形加强筋或井字形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设于所述圆管的中部,所述第一加强筋有两个,分别设于所述圆管两端的内壁上。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大型构件的吊装过程中,吊耳的受力方向沿着吊绳方向,可以通过吊绳套环的转动来改变吊点的受力方向,从而避免对吊装钢丝绳的损坏。并且,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加劲板、第二加劲板、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的设置,极大的提高了管式吊耳的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圆管,2.第一环形挡板,3.第一加劲板,4.第二环形挡板,5.第二加劲板,6.第一加强筋,7.第二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承载能力强的管式吊耳,包括圆管1,圆管1第一端的外壁上焊接有第一环形挡板2,第一环形挡板2与圆管1第一端的外壁之间焊接有第一加劲板3;圆管1第二端的管口与吊装结构件焊接在一起,圆管1第二端的外壁上焊接有第二环形挡板4,第二环形挡板4与圆管1第二端的外壁之间焊接有第二加劲板5。
为了增大管式吊耳与吊装结构件连接处的荷载能力,第二加劲板5的数量是第一加劲板3的数量的两倍,第一加劲板3与奇数位的第二加劲板5一一对应位于相同的径向上。
此外,在圆管1的内壁上焊接有环形的第一加强筋6以及沿着圆管1轴向延伸的第二加强筋7。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筋6设于圆管1第二端的内壁上,第二加强筋7为井字形加强筋,也可以采用十字形加强筋,第二加强筋7设于第一加强筋6至圆管1第一端之间的圆管1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在大型构件的吊装过程中,吊耳的受力方向沿着吊绳方向,可以通过吊绳套环的转动来改变吊点的受力方向,从而避免对吊装钢丝绳的损坏。并且,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加劲板3、第二加劲板5、第一加强筋6和第二加强筋7的设置,极大的提高了管式吊耳的承载能力。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第一加强筋6设于圆管1第一端的内壁上,第二加强筋7设于第一加强筋6至圆管1第二端之间的圆管1内壁上。采用上述结构,同样能够实现同实施例一相同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白玉,未经肖白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55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延长式水管
- 下一篇:端子的防误碰误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