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遮阳篷抗风性能测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4175.0 | 申请日: | 2013-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9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蒋荃;刘顺利;刘翼;刘婷婷;刘玉军;赵春芝;马丽萍;戚建强;朱生高;林文;郑雪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鲁兵 |
地址: | 1000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遮阳篷 抗风性 测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遮阳产品性能检测领域,具体涉及对建筑用遮阳蓬抗风性能的检测,是一种建筑用遮阳篷抗风性能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对于建筑用遮阳篷抗风性能的检测方法依据JG/T239-2009《建筑外遮阳产品抗风性能试验方法》规定的方法进行。在JG/T239-2009中也仅是规定了施加载荷的位置、方向与大小,国内还没有与该方法配套的检测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为配合JG/T239-2009规定的检测要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遮阳篷抗风性能测试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用遮阳篷抗风性能测试设备,包括一试验架,试验架包括固定的几根立柱,各立柱之间由横梁搭撑,在所述横梁上开设有长条形槽,在长条形槽孔中通过螺栓固定有两滑轮支架,各所述滑轮支架上固定有滑轮;一升降装置,包括一气泵,所述气泵连接至少6个气缸,各气缸在所述底板上一字排开,在所述气缸的进气口处设置有进出气电磁阀,在各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一托盘,所述托盘内装有砝码,托盘上固定一向上的挂钩,所述挂钩上拴设有钢丝绳,用于上拉试验的所述钢丝绳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后连接在试验样品上,用于下拉试验的所述钢丝绳另一端直接连接在所述试验样品上;所述样品一端固定,另一端为自由伸展端,所述自由伸展端处于所述滑轮与所述挂钩之间。
在所述底板的底部安装有脚轮。
所述横梁选择1~3道搭撑在立柱之间。
所述长条形槽,沿横梁长度方向布置。
所述电磁阀由控制系统电控制,在控制体统中存有按照JG/T239-2009中规定的试验步骤所设定的程序芯片。
所述砝码为一系列质量不一的砝码,根据试验要求施加在托盘上。
本实用新型配合JG/T239-2009《建筑外遮阳产品抗风性能试验方法》标准方法,设计了符合其要求的检测设备,它是利用气缸带动砝码上、下运动而实现对样品施加或释放载荷以模拟风压,操作方便,可自动化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滑轮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依据JG/T239-2009《建筑外遮阳产品抗风性能试验方法》的要求,提供一种实用的建筑用遮阳篷抗风性能的检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设备,参见图1、2所示结构,主要由试验架1、滑轮组2、升降装置3、控制系统4和施力砝码5组成。
试验架1包括一框架11,和固定在框架上的几根立柱12,各立柱12之间由横梁13搭撑。在框架11的底部安装有脚轮14,用来推动试验架行走。为使结构稳固,在框架11与立柱12的连接节点处,设置有角钢15支撑;横梁13选择一至三道搭撑在立柱之间。
如图3所示,在横梁13上,开设有长条形槽16,沿横梁13长度方向布置。在长条形槽16中通过螺栓21可变换位置地固定有滑轮支架22,在滑轮支架上固定有滑轮23。螺栓21、滑轮支架22和滑轮23构成滑轮组2。根据JG/T239-2009《建筑外遮阳产品抗风性能试验方法》中关于施力位置的要求,至少要设置两组滑轮组,才能进行遮阳篷上拉试验,所以需要在横梁上设置两组滑轮组,通过调整两滑轮支架22在横梁13上的位置,来改变两组滑轮组之间的距离,以适应待试验的遮阳篷的尺寸变换。调整滑轮支架22位置的方法是:松开螺栓21,在长条形槽16中挪动滑轮支架22,然后再拧紧螺栓21,就可以改变滑轮支架22在横梁13上的位置。
在框架11上,放置有6个气缸31(按照JG/T239-2009《建筑外遮阳产品抗风性能试验方法》的要求)。升降装置3就是由气缸31、气泵32、电磁阀33、托盘34、挂钩35、钢丝绳36组成。气泵32有一个即可,通过气管37连接各气缸31,气缸为6个。在气缸31与气管37的连接处,设有电磁阀33,通过电磁阀33控制气缸31内空气的输入与输出。在气缸的活塞杆顶部连接一托盘34,托盘内放置砝码5;托盘34上固定一向上直立的挂杆,挂杆顶部有挂钩35,挂钩上拴设钢丝绳36,钢丝绳36一端连接在挂钩35上,另一端连接在样品6上,只是根据试验要求,有的需要绕过滑轮23(做上拉试验时),有的不需要绕过,直接连接在挂钩35与样品6之间即可(做下拉试验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41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滤芯替换式口罩
- 下一篇:盐藻细胞活力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