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洞间隙填补模盘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9903.0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2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何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彦 |
主分类号: | E04G13/00 | 分类号: | E04G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4700 重庆市巫山***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隙 填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盘,尤其涉及对建筑的管道安装而预留的管洞的间隙进行填补时所需要的管洞间隙填补模盘。
背景技术
管道是建筑的脉络,特别是对楼房建筑管道更是生活的基本保障通道。楼房的楼板由混凝土建筑而成,由于贯穿楼板的管道是在楼板用混凝土浇筑完成并完全凝固后才能安装的,所以楼板在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必须为以后贯穿楼板的管道而预留下管洞。为了便于选择管道的规格和安装管道,楼板上预留的管洞的孔径必须大于管道的直径。由于以上因素,当楼板浇筑完并完全凝固后安装管道时管洞中装入的管道的外围与楼板之间就形成了一个环形的间隙,所以必须又要对管道和楼板之间的间隙用混凝土进行填补。填补时,填补的混凝土在凝固之前很容易从管洞的间隙的下端漏掉,所以必须要想办法将间隙的下端封住才能使填补的混凝土不下掉。为了防止填补混凝土时混凝土下掉,传统的办法是建筑工人徒手用块状的物块制成孔后在楼板的下方临时封住管洞间隙的下口,且待混凝土硬化后还需要拆掉封堵的物块再次进行楼板的平整修补,而这样的办法既麻烦又需要浪费很多的劳动力。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管洞间隙填补模盘,其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成本低,能有效防止建筑中对管洞的间隙进行混凝土填补时混凝土在凝固之前而产生的混凝土下落现象,而且既省去了拆模的过程又美化了管道和楼板的结合部。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管洞间隙填补模盘,其结构包括圆盘、圆环台、半圆环台、台耳、加固梁和固定环。所述圆盘呈圆盘状,所述圆盘的中心设有管孔,所述管孔贯通所述圆盘的两面;所述圆盘的一面上设有所述圆环台,所述圆环台呈圆筒状;在所述圆环台远离所述圆盘的一端的上面设有所述半圆环台,在所述半圆环台的开口部位设有所述台耳;在所述圆环台远离所述圆盘的一端的上面设有所述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呈半圆环状;所述固定环外围的两端设有固定环耳;在所述圆盘上设有多条加固梁。
所述圆盘中心的所述管孔呈圆孔状。所述圆环台与所述圆盘为整体结构,所述圆环台的内径与所述管孔的直径相等。所述半圆环台与所述圆环台为整体结构。所述台耳呈方块状,所述台耳与所述圆盘、所述圆环台以及所述半圆环台为整体结构;所述台耳设有对称的两个;所述台耳上设有螺丝孔。
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半圆环台合在一起整体呈圆环状;所述固定环耳呈方块状,所述固定环耳设有对称的两个,所述固定环耳上设有螺丝孔。通过设在所述固定环耳和所述台耳上的螺丝孔用螺丝将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半圆环台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环能从所述半圆环台上拆下。
所述加固梁在所述圆盘上呈径向走向,所述加固梁与所述圆盘为整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管孔将本实用新型套在管道上,通过拧紧螺丝使固定环和半圆环台合拢就能将本实用新型牢牢固定在管道上;因为圆盘的阻挡作用所以当对位于圆盘上方的管道周围的管洞间隙用混凝土进行填补时没有凝固的混凝土就不会从管洞间隙下方掉落;而且本实用新型既能省去拆模的过程又能美化管道和楼板的结合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拆掉固定环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后视图。
图5为图3的俯视图。
图6为图3的仰视图。
图7为图5的左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仰视图。
图10为图8的左视图。
图11为图2应用到施工现场与管道、混凝土楼板以及管洞组合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彦,未经何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99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抽屉式断路器的导轨机构
- 下一篇:一种冷气机的自动化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