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拔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9854.0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7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詹深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深鑫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林兵 |
地址: | 718500 陕西省延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拔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拔盘器。
背景技术
拔盘器是指从轴类零件上取下盘状零件的一种工具。现有的拔盘器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手动以及自动两种类型。手动的拔盘器的结构一般为一个中心带螺孔、周边连接有3-4个钩爪的联结体和位于上述联结体中心螺孔中的丝杆。使用时将钩爪钩住要拔取的盘形零件的四周,丝杆的锥形或半球形端部定在轴的中心孔内。操作人员一手不停地旋转丝杆,使钩爪连同盘形零件一起与轴作反向运动,直到将盘形零件从轴上拔出。可以看出,手动的拔盘器由螺纹推进进行,比较费时费力。自动的拔盘器一般是通过液压装置给力进行拔盘,其省时省力,操作方便,但其结构一般比较复杂,通常包括带有钩爪的联结体和液压装置,且液压装置与带有钩爪的联结体设计为一体装置,成本也较高。
另外,传统的钩爪一般为弧形主体且其顶部设计为钩状,这样的钩爪需要利用一个杆件铰接在联结体上,该杆件一端与联结体铰接,另一端与钩爪根部铰接;这样两端铰接的结构虽然使钩爪在空间上活动灵活,但拔盘过程通常用力较大,导致杆件易损坏或者其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处损坏,使得拔盘器不够结实耐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拔盘器,该拔盘器结构简单、操作快捷,省时省力。克服了现有手动拔盘器的费时费力的缺陷,也避免了现有自动拔盘器的复杂的结构设计,降低了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拔盘器,由固定盘和千斤顶组成;其中:
所述固定盘为一圆盘,在固定盘侧面一周均匀设置有3或4对固定臂,固定盘与固定臂为一体结构;每一对固定臂上铰接有一个拉力爪;所述拉力爪是由前杆、后杆以及爪钩构成的一体杆状结构,前杆和后杆的长度相等且两者之间有夹角;爪钩与后杆之间也有夹角,且爪钩的顶端朝向前杆和后杆有夹角的一侧;所有爪钩朝向固定盘圆心一侧。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如下其他技术特征:
所述前杆和后杆之间的夹角为110°~150°。
所述前杆和后杆之间的夹角为120°。
所述后杆以及爪钩之间的夹角为90°。
所述拉力爪的前杆的顶端以及每个固定臂的顶端均设有安装孔,前杆的顶端位于其所对应的一对固定臂之间,且与它们通过销相铰接。
所述千斤顶采用液压式千斤顶或者齿轮式千斤顶。
与现有的轴承座防沙盖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固定盘与固定臂为一体结构,拉力爪是由前杆、后杆和爪钩组成的一体结构,相较于现有的弧形拉力爪,拉力爪的加工简单;且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盘与固定臂仅有一处铰接即可完成拉力爪的空间活动,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拔盘器结实耐用。
2、爪钩与后杆的角度设计,使得拉力爪在扣住盘形零件时,爪钩的内侧面能够完全贴合盘形零件的端面,同时,拉力爪的前杆和后杆的角度设计使得拉力爪能够有效扣住盘形零件,因此,在拔取过程中,拉力爪能够充分利用千斤顶的驱动力达到有效拔取,且拉力爪不易损坏。
3、本实用新型中,千斤顶是独立部件,其未与固定盘连接为一体,因此在拔盘器不用时,千斤顶还可惯常使用,避免了现有自动拔盘器中液压装置与联结体必须是一体装置,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拔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拉力爪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拔盘器,由固定盘1和千斤顶组成,所述固定盘1为一圆盘,在固定盘1侧面一周均匀设置有3或4对固定臂2,固定盘1与固定臂2为一体结构;每一对固定臂2上铰接有一个拉力爪3;所述拉力爪3是由前杆31、后杆32以及爪钩33构成的一体杆状结构,前杆31和后杆32的长度相等且两者之间的夹角为110°~150°;爪钩33与后杆32的夹角为90°,且爪钩33的顶端朝向前杆31和后杆32有夹角的一侧;所有爪钩33朝向固定盘1圆心一侧。拉力爪3的前杆31的顶端以及每个固定臂2的顶端均设有安装孔,前杆21的顶端位于其所对应的一对固定臂2之间且与它们通过销相铰接。
所述千斤顶采用液压式千斤顶或者齿轮式千斤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深鑫,未经詹深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98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