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药用纯蒸汽发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8272.0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7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黎永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万冠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3/00 | 分类号: | F22B33/00;F22B37/26;F22D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谢静娜;裘晖 |
地址: | 51081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药 蒸汽 发生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用的纯蒸汽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药用纯蒸汽发生系统。
背景技术
医药用的纯蒸汽通常是以纯化水为原料水,通过纯蒸汽发生器或多效蒸馏水机的第一效蒸发器产生二次蒸汽而形成,纯蒸汽冷凝时必须满足注射用水的要求外,同时不凝汽体及干燥度还要达到相应要求。软化水、去离子水和纯化水都可作为纯蒸汽发生器的原料水,经过蒸发、分离(去除微粒及细菌内毒素等污染物)后,得到的纯蒸汽在一定压力下输送到后续的系统或使用点。
常用的纯蒸汽发生系统由蒸发器和分离器组成循环系统,纯化水经过蒸发、分离后形成纯蒸汽输出。由此可见,纯化水与产生的纯蒸汽的品质区别在于,纯蒸汽是纯化水蒸发后经过汽液分离而得到,没有汽体排放的过程。然而,经检测,不凝汽体在纯化水与纯蒸汽发生器所产生的纯蒸汽中的含量基本是一样的,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纯化水的氨含量为0.06PPM,而注射用水为0.02PPM,所以,当纯化水氨含量合格时,所产生的纯蒸汽的氨含量就不一定合格;2010版GMP实施指南中增加一项不凝汽体的检测(即每100毫升饱和纯蒸汽中不凝性汽体体积不超过3.5毫升),但纯化水检测项目中无此项检测,这样纯化水的不凝汽体不合格,则所产生的不凝汽体也将不合格。所以,目前的纯蒸汽发生系统容易存在所产的纯蒸汽不合格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医药用纯蒸汽发生系统,由该系统产生的纯蒸汽中不凝性汽体含量低,纯蒸汽合格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医药用纯蒸汽发生系统,包括循环连接的蒸发器和分离器,分离器上的第二纯化水入口连接有预热器,预热器上设有第一纯化水入口、第一纯化水出口、蒸汽凝结水入口和蒸汽凝结水出口,第一纯化水入口通过泵外接纯化水水源,第一纯化水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二纯化水入口连接,蒸汽凝结水入口与蒸发器连接,蒸汽凝结水出口外接排放系统;分离器内部设有不凝性汽体收集排放装置,不凝性汽体收集排放装置顶部与第二纯化水入口相通,不凝性汽体收集排放装置的侧壁设有不凝性汽体排放口。
所述分离器内,上部为纯蒸汽上升空间,中部为分离空间,下部为纯化水收集空间;纯蒸汽上升空间内设有中空的螺旋柱,分离空间内设置不凝性汽体收集排放装置,不凝性汽体收集排放装置的顶部为平面结构;分离器的顶部设有纯蒸汽出口,分离器的底部设有第二纯化水出口。
所述第一纯化水出口与第二纯化水入口连接的管道上设有取样换热器;分离器中部的侧壁上设有注射用水入口,分离器顶部的纯蒸汽出口分别设有纯蒸汽输出管和纯蒸汽取样管,纯蒸汽输出管和纯蒸汽取样管并联;取样换热器内的纯化水通道两端分别与第一纯化水出口和第二纯化水入口连接,取样器内的纯蒸汽通道两端分别与纯蒸汽取样管和注射用水入口连接。纯化水进入分离器之前,先在预热器进行一次加热,增设取样换热器,可以利用纯蒸汽的热量对纯化水进行二次加热,从而提高不凝性汽体的排放量,进一步减少纯化水中不凝性汽体的含量。
所述注射用水入口在分离器上的高度小于不凝性汽体收集排放装置顶部所处的高度。
所述蒸发器的顶部设置汽水混合物出口,蒸发器的底部设置第三纯化水入口,分离器内的螺旋柱顶部设置汽水混合物入口,汽水混合物出口与汽水混合物入口连接,第三纯化水入口与第二纯化水出口连接;蒸发器内的蒸汽通道一端与工业蒸汽汽源连接,蒸汽通道的另一端与预热器上的蒸汽凝结水入口连接。
所述不凝性汽体收集排放装置为喷头装置,使纯化水进入该装置时能进行最大程度的汽化。
本医药用纯蒸汽发生系统使用时,其原理是:来自纯化水水源的纯化水在预热器内进行一次加热,然后送至取样换热器进行二次加热;再送入分离器内,由作为不凝性汽体收集排放装置的喷头装置进行分离,使不凝性汽体由不凝性汽体排放口排出,得到的纯化水落入分离器下部的纯化水收集空间,并送入蒸发器进行蒸发;蒸发完成后,产生的汽水混合物送入分离器内的螺旋柱进行分离,分离产生的纯蒸汽由纯蒸汽出口送出,分离产生的纯化水落入分离器下部的纯化水收集空间,并循环送入蒸发器进行蒸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万冠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万冠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82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容器定量盖
- 下一篇:具有语音控制和哼唱检索功能的多媒体播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