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骨科刮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8564.0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8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高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A61B1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2552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科 刮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刮刀,属于骨科医疗用具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是多发病和常见病,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人必须进行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可以去除压迫神经的突出椎间盘组织、增生钙化组织等,临床上通常采用刮刀进行刮取,但刮取完的骨质表面较粗糙,刮完后还需要用骨锉打磨平整,但刮刀和骨锉为两个相互独立的个体,使用时需来回更换,其操作繁琐、费时费力,增加了医生的工作量;而且刀柄表面光滑,不便于握持。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便快捷且省时省力的骨科刮刀。
骨科刮刀,包括手柄、支臂和刮刀体,刮刀体通过支臂与手柄连接,手柄一侧安装推动开关,刮刀体包括前、后两刮刀片,两刮刀片之间设置骨锉,骨锉通过连杆与推动开关连接,对应连杆在手柄、支臂中设置连杆通道。
工作原理及过程:
在给病人进行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治疗时,先通过刮刀片刮取组织,然后上推推动开关,通过连杆带动骨锉上移,使骨锉位置高于刮刀片,之后通过骨锉打磨骨面,操作简便快捷,省时省力,安全可靠,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
所述的支臂上设有刻度,通过刻度可以在使用时随时观察骨科刮刀进入的深度,防止骨科刮刀进入过深从而损伤周围组织,操作安全、高效。
所述的手柄的外周设置防滑凸点,防止使用时打滑,便于握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骨科刮刀结构合理、设计巧妙,在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过程中,先用刮刀片刮取组织,后用骨锉打磨平整,操作简便快捷,省时省力,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支臂上设有刻度,能够在使用时随时观察骨科刮刀进入的深度,防止骨科刮刀进入过深从而损伤周围组织,操作安全、高效;手柄外周设置防滑凸点,防止使用时打滑,便于握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骨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推动开关;2、手柄;3、防滑凸点;4、支臂;5、刻度;6、刮刀片;7、骨锉;8、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本骨科刮刀包括手柄2、支臂4和刮刀体,刮刀体通过支臂4与手柄2连接,手柄2一侧安装推动开关1,刮刀体包括前、后两刮刀片6,两刮刀片6之间设置骨锉7,骨锉7通过连杆8与推动开关1连接,对应连杆8在手柄2、支臂4中设置连杆8通道。
其中:支臂4上设有刻度5;手柄2的外周设置防滑凸点3。
工作原理及过程:
在给病人进行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治疗前,先将骨科刮刀伸入手术部位,在伸入时随时观察支臂4上的刻度5,以防骨科刮刀进入过深从而损伤周围组织,骨科刮刀到达合适位置后,通过刮刀片6刮取组织,此时骨科刮刀的状态如图1所示,然后上推推动开关1,通过连杆8带动骨锉7上移,使骨锉7位置高于刮刀片6,此时骨科刮刀的状态如图2所示,之后通过骨锉7打磨骨面,操作简便快捷且安全可靠,省时省力,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手柄2上的防滑凸点3能够防止使用时打滑,便于握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未经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85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线阵CCD的答题卡计数器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新生儿洗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