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电动分合闸的塑壳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7874.0 | 申请日: | 2013-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1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支朝乾;邱有根;张瑞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富隆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22 | 分类号: | H01H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合闸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电动分合闸的塑壳开关。
背景技术
塑壳开关,是指所有的零件都密封于塑料外壳中,包括热磁脱扣器,主触头、灭弧室和操作机构等。大部分的塑壳开关一般采用手动操作,随着开断容量的增大,徒手操作塑壳开关的分合闸手柄,费时费力;另外,由于人力操作手柄用力不均匀,若手工操作不能使主触头顺利分闸,将额外增加主触头分断时的拉弧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省时省力,工作可靠的带电动分合闸的塑壳开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一种带电动分合闸的塑壳开关,包括手动操作机构和电动操作机构,所述的电动操作机构包括合闸电机M,合闸继电器SJ2、分闸继电器SJ3和中间继电器SJ1,合闸按钮QA、所述的中间继电器SJ1的常闭触头和所述的合闸继电器SJ2的线圈串联后并接于进线侧相线A和中性线N之间,所述的合闸继电器SJ2的第一常开触头与所述的合闸按钮QA并接,所述的合闸电机M与所述的合闸继电器SJ3的第二常开触头串联后并接于所述的进线侧相线A与所述的中性线N之间,所述的中间继电器SJ1的线圈并接于出线侧相线a与中性线N之间,所述的分闸继电器SJ3的常开触头与脱扣线圈T串联后与所述的中间继电器SJ1的线圈并联,分闸按钮TA与所述的分闸继电器SJ3的线圈串联后与所述的中间继电器SJ1的线圈并联。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于:通过控制电路的设置,由合闸电机M带动电动操作机构合闸,由分闸继电器SJ3发出控制信号给脱扣器T实现分闸,控制电路简单,应用 起来省时省力,且工作可靠,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触点粘连时间,大大地提高了产品寿命。
所述的带电动分合闸的塑壳开关还包括远程控制合闸按钮S1和远程控制分闸按钮S2,所述的远程控制合闸按钮S1与所述的合闸按钮QA并联,所述的远程控制分闸按钮S2与所述的分闸按钮TA并联。通过远程控制合闸按钮S1和运程控制分闸按钮S2的设置,可实现短距离范围内的分合闸遥信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电动分合闸的塑壳开关的原理图。
图1:QA、合闸按钮;TA、分闸按钮;S1、远程控制合闸按钮;S2、远程控制分闸按钮;M、合闸电机;SJ1、中间继电器;SJ2、合闸继电器;SJ3、分闸继电器;T、脱扣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带电动分合闸的塑壳开关,包括手动操作机构和电动操作机构,电动操作机构包括合闸电机M,合闸继电器SJ2、分闸继电器SJ3和中间继电器SJ1,合闸按钮QA、中间继电器SJ1的常闭触头和合闸继电器SJ2的线圈串联后并接于进线侧相线A和中性线N之间,合闸继电器SJ2的第一常开触头与合闸按钮QA并接,合闸电机M与合闸继电器SJ3的第二常开触头串联后并接于进线侧相线A与中性线N之间,中间继电器SJ1的线圈并接于出线侧相线a与中性线N之间,分闸继电器SJ3的常开触头与脱扣线圈T串联后与中间继电器SJ1的线圈并联,分闸按钮TA与分闸继电器SJ3的线圈串联后与中间继电器SJ1的线圈并联。
带电动分合闸的塑壳开关还包括远程控制合闸按钮S1和远程控制分闸按钮S2,远程控制合闸按钮S1与合闸按钮QA并联,远程控制分闸按钮S2与分闸按钮TA并联。
在“分闸”状态时,出线侧a、N不通电,按下合闸按钮QA,合闸继电器SJ2的线圈得电,合闸电机M开始运行,并带动电动操作机构合闸;一旦,出线侧a、N通电,中间继电器SJ1的线圈得电,同 时,合闸继电器SJ2的线圈失电,随之,合闸继电器SJ2的第二常开触头发出“停机”的控制信号,合闸电机M即停止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富隆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富隆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78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