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密封桶的开盖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5926.0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5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发;李建国;魏振明;孙常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马萍华 |
地址: | 26601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可安全打开密封桶装材料盖子的开桶工具。
背景技术
大型装卸机械设备在每年进行季节性和周期性的润滑保养时,需要使用大量的桶装润滑油脂、机油以及防冻液等材料。在使用这些物品前,首先要开启此类桶装材料的密封盖子。为了保证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的密封性能,都是将桶盖压扣在桶体的上口,结合得非常紧密,使用一般的手段难以开启。
目前的开桶方法是,用手钳掰桶盖和桶体的结合部,或用平口螺丝刀、扳手、撬棍等通用工具撬桶盖,即便使用上述工具开启也是非常困难的,经常是两三个人开一个桶需要十到十五分钟,尤其在使用大型平口螺丝刀开启时,一不小心就容易刺伤操作人员的手,甚至将桶体刺破使液体洒漏,这不仅浪费了桶装材料,而且还污染了环境,开启桶盖费力、费时,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使用通用工具开启桶装材料的密封盖费力、费时,效率低、不安全,甚至洒漏桶装材料污染环境的缺点,提供一种密封桶的开盖工具。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在一直杆的杆体中段钻有过螺栓孔,下端带钩头的开启钩的杆体上部也钻有同样的过螺栓孔,所述钩头对向直杆方向设置,螺栓穿过上述两孔,螺母拧在螺栓的穿出端拧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直杆上的过螺栓孔为上下保持一定间距的多个;
安装在所述直杆中段的开启钩,包括接杆和末端带钩头的钩体,所述接杆的一端用螺栓穿过直杆上的过螺栓孔用螺母固定,钩体的上部以相同方式安装固定在接杆的另一端;
在所述直杆下端头的支脚部位设为圆弧头;
在所述直杆上部的手把端套有手把套。
使用时,先将所述直杆的下端压在桶盖上面作为支点,把开启钩的钩头勾在桶盖边缘上,一手压住桶体,一手握住直杆上端的手把用力向上搬,钩头即可将桶盖和桶体压扣结合部分分离。如果桶体的直径较大,可以使用两个上述工具交替配合勾开桶盖。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使用上述开桶工具开桶时,将工具直杆的下端压在桶盖上作支点,安装在直杆杆体上的钩头勾在桶盖边缘,向上搬动直杆上端,巧妙地利用了杠杆原理将桶盖打开,不会伤人或将桶体刺破,操作安全方便,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工作效率5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中,在直杆1的杆体中段钻有过螺栓孔1.1,下端带钩头2.21的开启钩2的杆体上部也钻有同样的过螺栓孔,开启钩2的对向直杆1方向设置,螺栓3穿过上述两孔,螺母5拧在螺栓3的穿出端,拧紧后将开启钩2固定在直杆1的杆体上,整个工具呈“人”字形。
为满足一定范围内的直径大小不同桶体开盖需要,所述直杆1上的过螺栓孔1.1设为上下保持一定间距的多个。若调整螺栓3在直杆1上的安装位置,将螺栓3穿到直杆1上低处的过螺栓孔1.1内固定,开启钩2的钩头2.21与直杆1的下端距离变小,可以开直径小的桶盖;反之将螺栓3上移固定,就可以开直径大的桶盖,这样使上述工具的适应范围变大。
为了进一步扩大上述工具开桶盖的适应范围,安装在所述直杆1中段的开启钩2,由接杆2.1和末端带钩头2.21的钩体2.2连接组成,所述接杆2.1的上部用螺栓3穿过直杆1上的过螺栓孔,用螺母5固定,钩体2.2的上端安装在接杆2.1的下端,同样用螺栓和螺母固定。安装上接杆2.1后,再配合调整直杆1上的过螺栓孔1.1位置,可开桶盖的直径变大;去除接杆2.1,将钩体2.2的上端安装在直杆1上,配合调整直杆1上的过螺栓孔1.1位置,可开桶盖的直径则会变小。
此外,拧松钩体2.2与接杆2.1之间连接的螺栓上的螺母,还可以微调钩头2.21与直杆1下端的距离后再拧紧螺母固定,使钩头2.21能很好的勾在桶盖的边沿上,开桶盖时施力的效果会更好(参见图中的假想线部分)。
为了在将直杆1的下端压在桶盖上面后,向上搬手把的阻力小并且不会扎坏桶盖,所述直杆1下端头的支脚部位设为圆弧头1.2。
为了在打开桶盖时,方便用手握住手把向上搬而不伤手,在手把上端的手握处套有手把套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59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制物品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预制夹心叠合剪力墙连续钢筋等同现浇剪力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