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泥机液下泥梗清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5764.0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4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杰波 |
主分类号: | B01D21/18 | 分类号: | B01D2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16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泥机液下泥梗 清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淀池泥梗清理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吸泥机液下泥梗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沉淀池是利用沉淀作用清除水中的悬浮物的建筑,它包括集水槽、桁车等设备。其多用混凝土构造,具有结构简单,沉淀效果好的特点。
沉淀池一般使用吸泥机来刮除污泥,早期的吸泥机采用机械耙动,将池底的污泥耙动到顶面,再利用吸泥泵吸出池外,因为耙动会搅动池水造成二次污染,吸泥机逐渐改进为虹吸式,如专利申请号200820161790所示的虹吸式排泥机,它是利用行走组件在沉淀池上往复行走,行走组件连接桁架,桁架底部设置有吸泥嘴,吸泥嘴贴近池底,吸泥嘴附近设置有搅动污泥的推泥斗,污泥会直接被虹吸管吸出。但是为了防止推泥斗与集水槽的支撑柱产生干涉碰撞,现有吸泥机与水渠支撑柱存在一定的间隙。于是集水槽支撑柱之间有堆积的污泥无法清除,经过日积月累,污泥在集水槽支撑柱之间积的又高又实,形成泥梗。这些泥梗需要人工使用高压水枪冲洗才能冲散污泥,因此大大增加了人力、物力和用水量,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泥机液下泥梗清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吸泥机与池底、池壁存在间隙、存在工作死角、需定期人工清理、生产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等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泥机液下泥梗清除装置,包括横跨沉淀池的桁架,其中桁架两端对称的设置有行走装置,所述桁架底部设置有垂直于桁架并伸入至沉淀池中的垂直框架,垂直框架的底端与刮泥框连接,所述刮泥框内对称设置有一对支架,该支架的中部铰接有能自由摆动的摆杆,摆杆端部轴向套设有支撑弹簧,该支撑弹簧伸出刮泥框两端。
作为优选,所述刮泥框的底部设置有刮泥胶片。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弹簧端部还设有刮泥胶片。
作为优选,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行走轮、行走驱动电机,所述行走驱动电机输出轴与摆线针轮减速机输入轴连接,摆线针轮减速机输出轴与行走轮轮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可靠、清除效果好、刮泥不留死角的特点,刮泥框上设置的伸缩弹簧能够在遇到集水槽支撑柱后产生一定变形,可刮除集水槽支撑柱侧面的污泥,该桁车式池梗清除装置很好的改善了现有池壁清洗设备的不足,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行走装置的轨道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垂直框架的右视图;
图5是刮泥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刮泥框的俯视图;
图7是刮泥框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除池梗示意图;
图9是图8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行走装置的轨道的示意图,图4是图1中垂直框架的右视图,图5是刮泥框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刮泥框的俯视图,图7是刮泥框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除池梗示意图,图9是图8的俯视图。
由上述示意图可知,该吸泥机液下泥梗清除装置,包括横跨沉淀池7的桁架1,行走装置2等。桁架1两端对称的设置有行走装置2,行走装置2包括行走轮21、行走驱动电机22,行走驱动电机22输出轴与摆线针轮减速机23输入轴连接,摆线针轮减速机23输出轴与行走轮21轮轴连接。行走装置2底部设置有轨道24,轨道24为工字钢,轨道24底部设置有支撑钢板25,轨道24由压块26和膨胀螺丝27固定在地面上。
桁架1底部设置有垂直于桁架1并伸入至沉淀池中的垂直框架3,垂直框架3的底端部与刮泥框4固定连接。刮泥框4为多面体框体构造,刮泥框4底部设有吸泥嘴头41,该吸泥嘴头41与现有虹吸式吸泥机构连接。
在刮泥框4内以中心对称方式设置有一对角钢支架42,支架42的中部铰接有摆杆43,铰接方式能保证摆杆43能以铰接点为中心自由摆动。摆杆43端部轴向套设有支撑弹簧44,该支撑弹簧44伸出刮泥框4两端的框平面,因此能够扫除集水槽支撑柱之间有堆积的污泥。为了提高刮泥效果,刮泥框4的底部设置有刮泥胶片45。另外,支撑弹簧44端部还可根据需要加设刮泥胶片45(参见图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杰波,未经张杰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57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程供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太阳能充电功能的车载语音提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