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熔盐电解法生产镁锂合金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1037.7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1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何西平;刘书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洪 |
主分类号: | C25C3/36 | 分类号: | C25C3/36;C25C7/00;C25C7/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100 | 代理人: | 佘文英 |
地址: | 710003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熔盐电 解法 生产 合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合金的生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熔盐电解法制取镁锂合金的装置。
背景技术
镁锂合金(magnesium-lithium alloy)是目前结构金属材料最轻的金属材料,密度一般为1.35~1.65g/cm3(当锂的含量为6.9%时,镁锂合金密度为1.57g/cm3,当锂的含量为13.0%时,镁锂合金的密度为1.42g/cm3,当锂含量大于31%后,镁锂合金的密度将小于1g/cm3,此时镁锂合金能够浮于水面上),比普通镁合金轻1/4~1/3,比铝合金轻1/3~1/2,被称为超轻合金。镁锂合金具有高的比强度比刚度以及抗高能粒子穿透能力,具备良好的导热、导电、延展性,阻尼大,减震降噪效果好,在屏蔽电磁干扰方面,也有突出表现。镁锂合金最大特色为可常温塑性加工成型,如轧延、冲压等技术大量生产,也可铸造成型和半固态注塑成型。是航空、航天、兵器工业、核工业、汽车、3C产业、医疗器械等领域最理想并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结构材料之一。
目前工业上基本采用是对掺法生产镁锂合金。这种方法是用高纯度锂和镁进行高温熔炼,铸成镁锂合金。由于密度小(锂密度为0.534g/cm3,镁密度为1.735g/cm3),熔点低,在高温熔炼时锂易于集聚,且易于发生偏析,均匀性差,制成的镁锂合金成分不稳定;同时锂的挥发和烧损达到20~30%,回收率低,成本高。
与对掺法相比,熔盐电解法可以实现一步制取不同比例锂含量的镁锂合金,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作为制备其他合金(如铝镁锂、钛镁锂等合金)的中间母合金,可以大幅减少锂二次熔炼时的烧损,提高锂的回收率,降低生产成本,且工艺稳定性好。
目前已有的熔盐电解法制取镁锂系合金的制取方法及装置均为小型实验方法装置,投入工业规模化生产尚有较大距离。其中对生成的镁锂合金收集一般采用开放式手工舀取方法,实现连续性生产难度大;制取过程中易于氯气泄漏,对人身和环境都会造成严重伤害,生产条件要求高;电解槽体一般采用石墨坩埚,强度低,易于破损,更换频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采用熔盐电解法生产镁锂合金的装置,可实现规模化连续生产,成本低,生产过程绿色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熔盐电解法生产镁锂合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插式阴极套管通过阴极绝缘密封套管固定在阴极绝缘托板上,并与电解槽体相连构成电解装置的阴极;合金收集杯通过合金托板与合金导流管相连;阴极室是用刚玉制作的在电解质液面下均布孔隙的套管,连接固定在电解槽盖上;石墨阳极管通过阳极吊架及导电板连接固定在电解槽盖上,在阳极区电解槽盖部分设有氯气输出管;在电解槽盖阴极室部分设计氩气进出口;在电解槽盖设有观察口,用以观察电解液面高度;氩气输进管和氩气输出管从阳极区电解槽盖通入阴极室,向阴极室提供保护氩气;液态熔盐输入管从电解槽盖的侧面通入电解槽内。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可循环冷却的不锈钢电极槽体,在保证电解反应室达到工艺要求的温度下,在电极槽体内壁形成熔盐冻壳,氯化物电解质溶液不直接接触电解槽不锈钢内壁,基本解决了氯化物电解过程中的电解设备严重腐蚀和强度问题;通过合金收集杯和合金导流管,利用重力引导生成的镁锂合金溶液自然流入合金收集室,解决了连续收集问题,可实现规模化连续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中氯化锂LiCl、氯化钾KCl和无水氯化镁MgCl2均为工业级原料,在使用前分别进行充分烘干,要求水分含量小于1%。
将氯化锂LiCl、氯化钾KCl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再将无水氯化镁MgCl2加入。将以上混合物料放置在加热设备中升温加热至480~600摄氏度,获得混合熔盐液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洪,未经刘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10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