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缆牵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8727.7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6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坤伦;宋礼梅;吴明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0 | 分类号: | H02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232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牵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设备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线缆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作业时需要布置各种不同类型的线缆,部分线缆重量大、布置长度也大,例如,用作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锚网支护的锚索的钢绞线一般包括Φ22mm、Φ18mm、Φ15.24mm几种规格,以Φ22mm的钢绞线为例,其重量一般为1.77kg/m,不到10m长的一段锚索重量就可大10kg以上。
现有技术中,这种钢绞线出厂时均缠绕在钢盘上形成盘卷的形式以便于运输和存放,在布线时则需要将钢绞线绕开呈直线状进行测量、切割等。
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牵引钢绞线、以将其由钢盘上绕下并展开成直线,但是由于其重量较大,导致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并且,这种钢绞线一般具有弹性,在人工牵引时很容易反弹伤人,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缆牵引装置,实现安全、高效、省力地将线缆引出、展开以进行测量和切割。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缆牵引装置,包括:基架,所述基架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以及相对固定设置在底板上的前挡板和后挡板;在所述前挡板和后挡板之间还设置有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前挡板上,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可自转的从动导向轮;在所述从动导向轮下方设置有主动导向轮,所述主动导向轮安装在所述前挡板或后挡板上,且所述从动导向轮和主动导向轮之间形成供线缆通过的间隙;在所述底板上还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主动导向轮自转的驱动装置。
如上所述的线缆牵引装置,优选地,所述主动导向轮和从动导向轮分别具有主安装心轴和从安装心轴,且所述主安装心轴和从安装心轴平行设置;所述主安装心轴可旋转地穿设于所述后挡板上,且所述主安装心轴垂直于所述后挡板,所述从安装心轴可旋转地穿设于所述安装板上,且所述从安装心轴垂直于所述安装板。
如上所述的线缆牵引装置,优选地,所述前挡板和后挡板顶部之间还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前挡板上开设有长形安装孔,所述安装板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于所述长形安装孔中;所述底板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安装板的弹性件,所述顶板上螺接有用于抵顶所述安装板顶部的调节螺栓。
如上所述的线缆牵引装置,优选地,所述主动导向轮和从动导向轮均为两个,两个所述主动导向轮水平排列;两个所述从动导向轮水平排列,并且所述主动导向轮偏离所述从动导向轮第一距离设置。
如上所述的线缆牵引装置,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顶端抵顶在所述安装板底部、两个所述从动导向轮之间。
如上所述的线缆牵引装置,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减速器。
如上所述的线缆牵引装置,优选地,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用于通过齿啮合带动所述主动导向轮旋转的轮齿。
如上所述的线缆牵引装置,优选地,所述底板上固定设置有一支撑筒,所述支撑筒内可旋转地穿设有一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用于放置线缆盘卷的转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缆牵引装置,可实现将盘卷中的线缆方便、快速地引出并展开,无需待用人工牵引,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布线的工作效率,并且避免了人工牵引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有利于提高矿井生产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缆牵引装置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缆牵引装置实施例的立体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线缆牵引装置,包括:基架10,基架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101,以及相对固定设置在底板上的前挡板11和后挡板12;在前挡板11和后挡板12之间还设置有一安装板13,安装板13通过第一紧固件201固定安装在前挡板11上,安装板13的底部设置有可自转的从动导向轮22;在从动导向轮22下方设置有主动导向轮21,主动导向轮21安装在前挡板11或后挡板12上,且从动导向轮22和主动导向轮21之间形成供线缆通过的间隙;在底板101上还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主动导向轮21自转的驱动装置3。
具体地,基架10可以为组焊形成的钢结构,例如,可以利用四段工字钢焊接形成方形的底板101,再在底板101上焊接两个钢板分别作为前挡板11和后挡板12,且前挡板11和后挡板12相对平行设置,两者之间的间距可以为200mm;另外前挡板11和后挡板12可以分别距离底板101的两边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87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浮果粒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嵌入式防滑多功能胚胎培养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