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装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7998.2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9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林霖;孙吉栋;张洪春;窦义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中集特种冷藏设备有限公司;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02 | 分类号: | B65D90/02;B65D9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11336 | 代理人: | 徐丁峰;刘明霞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装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集装箱。
背景技术
较大的集装箱通常使用叉车进行吊运。而叉车沿其行进方向的纵向中心线两侧分别设置有对称的前轮组和竖向起吊梁,并且竖向起吊梁的纵梁相对于纵向中心线对称。在吊运之前,叉车行进至靠近集装箱的沿纵向延伸的侧板附近,使得叉车的纵向中心线尽可能地与集装箱的横向中心线重合,目的是当叉车将集装箱吊运起来之后保持集装箱的平衡,避免吊运集装箱的过程中出现集装箱失衡甚至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的可能。
但是,叉车在靠近集装箱的侧板或者吊运集装箱的过程中,叉车的前轮组或者叉车未起吊时的竖向起吊梁的前端部位于叉车的最前端,因此叉车的前轮组或者叉车的竖向起吊梁的前端部有可能碰撞到侧板,轻则将侧板上的油漆等防护层损坏而影响集装箱的使用寿命,重则会使集装箱的侧板损伤,甚至变形,损伤严重的情形下会使得外界环境中的水汽很容易进入到侧板中的发泡层中由此影响集装箱的使用性能。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集装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装箱,其包括:底板,其用于承载集装箱内部的货物,所述底板大体呈矩形,并且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沿纵向延伸的第一下侧梁和第二下侧梁;侧板,其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下侧梁,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下侧梁,并且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大体垂直于所述底板延伸;其中,所述侧板的外侧面在所述侧板的竖直中心线两侧设置有用于防止叉车碰撞所述侧板的防撞板。
优选地,所述防撞板包括第一防撞板和第二防撞板,并且所述第一防撞板和所述第二防撞板相对于所述侧板的所述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撞板与所述第二防撞板设置为使两者的竖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叉车的竖向起吊梁的纵梁的竖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而且不大于所述叉车的前轮组的竖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并且所述第一防撞板的纵向长度和/或所述第二防撞板的纵向长度不小于所述叉车的对应侧的纵梁的内侧面和前轮组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撞板的所述竖直中心线和所述第二防撞板的所述竖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1200mm-4000mm,并且所述第一防撞板的所述纵向长度和/或所述第二防撞板的所述纵向长度不小于200mm。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四个顶角处设置有底角件,所述第一防撞板的下边缘和所述第二防撞板的下边缘分别与所述下侧梁接触,所述第一防撞板的上边缘和所述第二防撞板的上边缘至所述底角件的下表面的距离均不小于所述前轮组的高度,并且不小于所述叉车在未起吊时所述竖向起吊梁的前端部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撞板的上边缘和所述第二防撞板的上边缘至所述底角件的所述下表面的距离不小于1500mm。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和/或所述第二侧板包括外侧板和内侧板,所述外侧板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防撞板的凹陷部,并且所述防撞板的厚度不大于所述凹陷部的深度。
优选地,所述凹陷部的深度为10mm,所述防撞板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5mm-10mm。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四个顶角处设置有底角件,其中所述防撞板在安装至所述凹陷部的安装状态下,所述防撞板的外表面与所述外侧板的外表面齐平,并且所述底角件的外侧面相对于所述防撞板的外表面沿横向向外伸出10mm。
优选地,所述防撞板通过紧固件设置于所述凹陷部中,并且所述紧固件的外端部容纳于所述凹陷部中。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的分析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侧板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防撞板,能够使得叉车在行进至集装箱的侧板附近或者吊运集装箱时能够避免侧板的损坏,从而确保了集装箱的使用性能,延长了集装箱的使用寿命。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集装箱的示意图;
图2为叉车起吊如图1所示的集装箱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中集特种冷藏设备有限公司;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中集特种冷藏设备有限公司;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79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