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斜风井防爆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2261.1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8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孙成才;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2 | 分类号: | E21F17/1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斜风井 防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下煤矿通风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斜风井防爆门。
背景技术
从所周知,为了保证井下煤矿施工开采人员的安全,防止意外事故造成的伤害,通常煤矿矿井通风设备中采用安装斜风井防爆门,其在爆炸事故发生后通过开启进行通风及抢救开采施工人员。
但是,现有设计的防爆门,一方面在爆炸后极易被破坏或飞出井口,导致不能进行通风排除爆炸所产生的有害气体,从而对开采施工人员造成生命安全威胁;另一方面无法及时复位,进行影响最佳抢球时间。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斜风井防爆门。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斜风井防爆门,解决现有防爆门使用寿命短、易损毁的问题,爆炸了开采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斜风井防爆门,包括门框架、门板、加强筋、第一手轮、第一螺旋杆、第二手轮和第二螺旋杆;所述门板设置在门框架内部;所述加强筋连接门板上下两端;所述第一手轮和第二手轮设置在门板内部一侧;所述第一螺旋杆和第二螺旋杆一端分别连接第一手轮和第二手轮,另一端连接门框架。
优选的所述门框架、门板、第一螺旋杆和第二螺旋杆均采用碳素钢制得。
优选的所述第一手轮和第二手轮对称上下设置在门板内部一侧。
优选的所述门框架与第一螺旋杆和第二螺旋杆的接触面设置为螺旋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斜风井防爆门,将斜风井防爆门结构进行了简化并降低了生产成本;一方面合理设计的斜风井防爆门,增加了使用寿命,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投入且维护方便,另一方面爆炸发生后能够及时开启通风且保证抢救人员进入抢救伤员,保证了开采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易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斜风井防爆门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序号如下:1-门框架、2-门板、3-加强筋、4-第一手轮、5-第一螺旋杆、6-第二手轮、7-第二螺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斜风井防爆门,包括门框架1、门板2、加强筋3、第一手轮4、第一螺旋杆5、第二手轮6和第二螺旋杆7;门板2设置在门框架1内部;加强筋3连接门板2上下两端;第一手轮4和第二手轮6设置在门板2内部一侧;第一螺旋杆5和第二螺旋杆7一端分别连接第一手轮4和第二手轮6,另一端连接门框架1。
优选的门框架1、门板2、第一螺旋杆5和第二螺旋杆7均采用碳素钢制得。
优选的第一手轮4和第二手轮6对称上下设置在门板2内部一侧。
优选的门框架1与第一螺旋杆5和第二螺旋杆7的接触面设置为螺旋通孔。
其中,门板2还可采用电机驱动,当爆炸发生后,若现场情况不利于手动开启时,则通过电机驱动开启门板2。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22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叶轮机械用冷油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