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超薄平板状毛细结构的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2267.0 | 申请日: | 2013-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7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白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豪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郑利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超薄 平板 状毛细 结构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型化热管有关,尤指一种具有超薄平板状毛细结构的热管。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今不少3C电子产品朝向轻、薄、短、小的设计,因此作为其内部的散热或导热作用的热管也需要薄型化,以致有如超薄热管(厚度约为1.5mm以下)的诞生。
然而,因超薄热管的厚度需要薄型化,以致其内部的毛细结构在厚度上也较薄,否则无法在热管内形成足够空间的气流通道。但过薄的毛细结构在制程上,无法由心棒与热管管壁间的间隙中填入,因为其间隙相对较小,金属粉末填入时产生的阻力较大,无法加工。故以往超薄热管内的粉末毛细结构仅形成于热管内一局部位置上且并未薄形化,所以公知超薄热管粉末毛细结构不易填满超薄热管的截断面,其毛细结构无法有好的蒸发与冷凝表面与截断传输面,同时又无法兼保有足够的蒸气通道及强度较差的内部支撑结构使热管容易凹陷接触热阻较大,如此将无法进一步提升其热传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超薄平板状毛细结构的热管,具有足够空间进行蒸发与冷凝的热交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超薄平板状毛细结构的热管,其包括:一呈平板状的中空壳体;以及一设于该壳体内的毛细结构,包含复数热交换区以及至少一连接于各该热交换区间的液体传输道,且各该热交换区至少区分为一蒸发部与一冷凝部;其中,各该热交换区均具有一平面以及一相对于该平面的挤压面,所述平面贴附于该壳体的内壁,所述挤压面上则形成有复数间隔排列的狭长凹陷面,各该凹陷面在该壳体内分别形成一蒸气流道,且各该凹陷面与所述平面间构成狭长状毛细组织连通区,而各该热交换区间于该壳体内则形成有位于所述液体传输道二侧的镂空区。
作为优选方案,该壳体内更包括另一所述毛细结构,且该二毛细结构以彼此的所述热交换区相对应而上、下叠置,且彼此相对的所述热交换区的凹陷面也上、下相对应,共同形成所述蒸气流道。
作为优选方案,该壳体的外部轮廓厚度为0.5mm以下。
作为优选方案,该毛细结构的各该热交换区在其凹陷面上设有贯通的热传孔。
作为优选方案,该毛细结构的各该热交换区的各该凹陷面凹设有使相邻的所述蒸气流道间互通的复数凹口。
作为优选方案,该毛细结构的各该热交换区的各该凹陷面呈一V字形、弧形、矩形或梯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凹陷面随着该毛细结构的一长度方向而逐渐扩大或缩小。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凹陷面沿着该毛细结构的一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该毛细结构的厚度为0.25mm以下。
作为优选方案,各该凹陷面的最低点到该平面的距离在0.02mm~0.04mm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该壳体具有彼此间隔相对的一上壁与一下壁以及环围于该上、下壁外缘间周缘处的侧缘。
作为优选方案,该毛细结构为编织物、纤维或金属粉末烧结而成。
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具有超薄平板状毛细结构的热管,在导热体内壁形成有薄化的毛细结构,以便压制成超薄导热体后仍可维持其内的气流通道具有足够空间进行蒸发与冷凝的热交换,又兼具最大的毛细表面积与截断传输面及强度较佳的内部支撑结构使热管不易凹陷接触热阻较小,可使使导热体达到超薄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图1的2-2断面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毛细结构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毛细结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毛细结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毛细结构第四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沿其长度方向的另一实施例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毛细结构第五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毛细结构第六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断面剖视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壳体 1
上壁 10
内壁 100
蒸气流道 101
镂空区 102
下壁 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豪,未经白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22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离控制双极性高频高压脉冲电源电路
- 下一篇:发动机气缸盖砂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