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介入术后股动脉加压包扎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4666.2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7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玲;吴常生;金昌;李瑞斌;汤万春;刘忠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建玲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15101 | 代理人: | 庄英菊 |
地址: | 014030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介入 术后 动脉 加压 包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介入术后股动脉加压包扎器,属于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目前,经股动脉穿刺的介入治疗技术已经十分普遍地应用于医学临床工作中。经股动脉穿刺的介入治疗后需对股动脉实施压迫止血,压迫过程约15分钟左右,由医生徒手完成。在压迫穿刺点时,手部很快就会疲劳、僵硬,造成施压不均匀或压迫移位,从而出现出血、皮下血肿等,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穿刺点施压均匀,安全有效的介入术后股动脉加压包扎器。
技术解决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固定带,固定板长轴中心线上设有三个螺纹孔,螺纹孔与加压杆螺纹连接。
进一步:加压杆顶部设有旋转盘,底部通过圆形旋转固定轴连接于弹性加压球。
所述固定带的游离端设有尼龙搭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患者在行股动脉穿刺介入手术后,将固定板放置于穿刺点处,固定板长轴与股动脉长轴上下平行,用手施加压力,将固定带与患者腰间及大腿根部相连接,首先拧动穿刺点远端一旋转盘,加压杆向下移动,加压杆压迫股动脉,后依次拧动其他旋转盘,直至三个加压杆全部压迫股动脉。三个加压杆压迫股动脉方式完全模仿人手压迫股动脉动作,使得股动脉压迫更加安全有效,包扎时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固定板俯视图。
图3为弹性加压球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固定板(3)四个角处通过固定螺栓(7)相连接四条固定带(6)。四条固定带(6)游离端设有尼龙搭扣(8)。固定板(3)长轴上分别设有三个螺孔与加压杆(2)螺纹(4)相旋接,加压杆(2)的下端通过圆形旋转固定轴(9)连接于弹性加压球(5),加压杆(2)上端固定连接旋转盘(1)。
使用时,患者在行股动脉穿刺介入手术后,将辅料覆盖于穿刺处,再将固定板(3)放置于辅料上,固定板(3)长轴与股动脉长轴上下平行,用手施加压力,将固定带(6)与患者腰间及大腿根部相连接,首先拧动穿刺点远端一旋转盘(1),加压杆(2)向下移动,弹力加压球(5)压迫股动脉,后依次拧动其他旋转盘(1),直至三个弹力加压球(5)全部压迫股动脉。优点在于三个弹力加压球(5)压迫股动脉方式完全模仿人手压迫股动脉动作,使得股动脉压迫更加安全有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建玲,未经吴建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46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动剥外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控机床附加主轴的随动承载装卸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