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现代有轨电车整体式道床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8963.8 | 申请日: | 2013-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6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田春香;杨明辉;潘自立;李粮余;刘在庆;何晓敏;黄小华;魏琦琪;汪盈盈;曹保;刘喆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现代 有轨电车 整体 道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轨道交通,特别涉及一种现代有轨电车整体式道床。
背景技术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是在传统的有轨电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快速公共交通系统,与公共汽车相比,它运量大、速度快、污染小、舒适、安全、使用寿命更长;与地铁相比,它工程投资省,建设速度快,运营费用低,维修方便。因此,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是“和谐交通”和“效益交通”的重要体现,对于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现代有轨电车已在大连、沈阳、天津、苏州等城市逐渐所采用,并在其它城市也得到快速发展和推广。
现代有轨电车轨道采用暗埋式槽型轨结构,根据不同区段的功能需求,采用草坪、沥青以及人行地砖等形式进行铺设整体道床。因此,现代有轨电车的轨道需求与现有铁路或地铁轨道存在差别,原有整体道床已不能很好适应现代有轨电车的要求。
现有的有轨电车整体道床采用全断面混凝土道床,存在混凝土圬工量大,造价高的不足,而且路基、桥梁、隧道地段道床结构不统一,施工、养护繁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现代有轨电车整体式道床,以有效降低道床造价,使道床维护更为方便,更能满足不同线路区段的功能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现代有轨电车整体式道床,其特征是:它包括设置于线下基础之上的左侧纵向道床、右侧纵向道床,以及沿线路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于左侧纵向道床、右侧纵向道床之间且与之固结的横梁,横梁与左侧纵向道床、右侧纵向道床由混凝土浇筑成整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两纵向道床和连接横梁结构,结构稳定,混凝土圬工量小,造价底;可在路基、桥梁、隧道地段采用,结构统一,施工、养护方便;横断面内减小了道床的占用空间,可填充土壤植草,改善沿线城市景观效果;在道床范围铺设沥青混凝土或人行地砖,满足了行人和行车平交需求。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两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现代有轨电车整体式道床的俯视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中示出零部件、部位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左侧纵向道床11、右侧纵向道床12、横梁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现代有轨电车整体式道床,其特征是:它包括设置于线下基础之上的左侧纵向道床11、右侧纵向道床12,以及沿线路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于左侧纵向道床11、右侧纵向道床12之间且与之固结的横梁13,横梁13与左侧纵向道床11、右侧纵向道床12由混凝土浇筑成整体。即采用两纵向道床和连接横梁结构,结构稳定,混凝土圬工量小,造价底。可在路基、桥梁、隧道地段采用,结构统一,施工、养护方便。横断面内减小了道床的占用空间,可填充土壤植草,改善沿线城市景观效果,在道床范围铺设沥青混凝土或人行地砖,满足了行人和行车平交需求。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现代有轨电车整体式道床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89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形成装置
- 下一篇: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液体浓度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