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缝纫设备的自动剪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8358.0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0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添德;向本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雅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65/06 | 分类号: | D05B65/06;D05B6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新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缝纫 设备 自动 线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剪线装置,更具体地说是指用于缝纫设备的自动剪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缝纫设备的剪线装置,通常是在缝纫设备机头处设置刀架,由此配置定、动切刀,在刀架上设置偏心机构并通过连杆机构,带动动切刀往复运运来达到切线目的。其切刀的往复运动实际上都是由缝纫设备的主轴提供动力,即动切刀是和缝纫设备主轴同步运动,即便此时不需要剪线要求。因此,在切刀组不断剪线动作下,不仅产生噪音,也使切刀组的相关组年容易产生磨损,大大缩短了使用寿命。
再者缝纫设备主轴动力装置多为传统的离合器电机,这是一种交流异步电机,接通电源后不停运转,依靠离合器带动缝纫机头运转,停止时还需要刹车片进行制动。这种驱动方式具有体积笨重、耗电多,噪音大、速度控制不灵活等缺点。
当完成缝制工序后需要将缝线剪断时,需要有强大的气流将线头吸入吸线口,操作都同时辅助把缝纫布料往吸线口移动,才能完成剪线工序。而且没有布边感应器,缝纫机运转时,吸线口处要一直有气流,虽然大部分时间并不需要剪线,因此造成真空气源的浪费,也就是电能的浪费。
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新的用于缝纫设备的自动剪线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用于缝纫设备的自动剪线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用于缝纫设备的自动剪线装置,包括固定座,和设于固定座上的固定刀片,及与固定座活动联接的活动刀片;还包括用于驱动活动刀片的动力机构;所述固定座的一侧为缝纫机的走线位置,固定座的另一侧设有与刀刃口相通的吸线腔,所述的吸线腔与真空管气路联接;缝纫机的缝线被吸入吸线腔,动力机构驱动活动刀片动作,剪断缝线;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固定于固定座上的动力件,及联接于动力件与活动刀片之间的传动杆;所述的动力件与缝纫设备的控制器电性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动力件包括气缸及与气缸气路联接的气路电磁阀,所述的气路电磁阀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活动刀片的下底边为活动刀刃,下底边的内端与固定座铰轴联接;所述的活动刀片的顶边内端与传动杆铰轴联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固定座还联接有与压缩空气管路联接的吹风管,所述吹风管的末端设有向下的吹风细孔,所述的吹风管位于缝线位置的上方。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固定座的缝线位置上方还联接有吸尘管,所述的吸尘管与真空管气路联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吸尘管设有扁形的吸尘口。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还包括与吸线腔气路联接的吸线气路电磁阀,所述的吸线气路电磁阀与缝纫设备的控制器电性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固定座包括用于固定固定刀片和活动刀片的底板和用于固定动力件的支板;所述的底板与支板为可拆式的螺钉联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吸尘管与底板为一体式结构。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还设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布料感应器和松线电磁阀;所述松线电磁阀与松线装置的动力件连接;所述控制器收到布料感应器产生的感应信号,依次输出控制信号至松线电磁阀、吸线气路电磁阀和动力件,松线装置松线动作,吸线腔产生真空,缝线被吸入至活动刀片与固定刀片,动力件驱动活动刀片动作,缝线被剪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一独立的动力件直接传动,在检测到布料时,再驱动活动刀片工作,大大减少了切刀磨损,增长了使用寿命。吸线过程由控制器控制,只需要在剪线的时候打开气阀,节省了压缩气源和用电量。增加了吹风管,有助于缝线的线头被吸入吸线腔内。增加了吸尘管,有助于缝线过程中的集尘和除尘。通过与控制器连接的松线电磁阀,实现了缝线过程中的自动松线和自动剪线。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缝纫设备的自动剪线装置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另外一个角度的立体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电气连接方框图。
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雅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雅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83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延长熟卤制品保质期的包装方法
- 下一篇:铝电解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