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调向式气管插管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7112.1 | 申请日: | 2013-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6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薛勇;陈红霞;李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勇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周星莹;汤建武 |
地址: | 836700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管 插管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是一种调向式气管插管导管。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通常包括经口气管插管和经鼻气管插管两种方式。气管插管术是临床急救、麻醉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技术 ,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 ,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 ,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能够及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或异物 ,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 ,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 ,防止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气管插管是否及时直接关系着抢救的成功成否、患者能否安全转运及患者的预后情况。然而,在临床急救或气管插管全麻时所使用的气管导管多为PVC等材料的直形导管,因材质较软可塑性不强,无法调整方向,操作时往往需在硬质管芯预设角度引导下执行,在会厌及声门暴露清楚时还易操作,但遇到颈短、会厌肥大,声门较高时往往会造成操作困难,难以寻找声门顺利进入气管,需反复多次退出口腔外调整角度,极易造成导管污染、口腔粘膜损伤、喉头及声门的水肿,且成功率低,此时常常要借用纤维光镜等复杂设备操作,从而导致插管过程缓慢,费时费力,甚至会导致延误抢救时机,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调向式气管插管导管,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气管插管导管存在的无法调整方向、易导致插管过程缓慢,费时费力,甚至会导致延误抢救时机,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调向式气管插管导管,包括双层管体、连接套、环形气囊、进气管、进气接头、转向筒、左调节绳和右调节绳;双层管体包括内层套管和外层套管,内层套管套装在外层套管内且两者之间形成空腔;内层套管和外层套管的下部固定在一起并形成前端口,连接套的外侧套装在内层套管的上部内侧;位于前端口上方的外层套管外侧固定有环形气囊,外层套管的上部外侧通过进气管固定有进气接头,进气接头和进气管相通,外层套管的管壁上有连通环形气囊和进气管的进气通道,进气通道的进口和进气管的出口连接在一起,进气通道的出口位于环形气囊内;内层套管的外侧由上至下间隔套装有至少三个位于空腔内的转向筒,任意两相邻的转向筒的前部和后部均通过吊挂装置连接在一起;每个转向筒的左右两侧均有吊耳,吊耳上有吊装孔,左调节绳的下端由上至下依次穿过每个转向筒左侧的吊装孔并与位于底部的转向筒固定连接在一起,右调节绳的下端由上至下依次穿过每个转向筒右侧的吊装孔并与位于底部的转向筒固定连接在一起;外层套管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与空腔相通的穿出孔,左调节绳的上端和右调节绳的上端均穿出对应的穿出孔外。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吊挂装置可为连接扣,连接扣的上部和位于连接扣上方的转向筒铰接在一起,连接扣的下部和位于连接扣下方的转向筒铰接在一起。
上述连接扣可呈C形。
上述连接套的左右两侧均可固定安装有收放调节装置,收放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座、滚轮和转轴,连接套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固定座,固定座上通过滚轴安装有滚轮,滚轮的中部有收绳槽,左调节绳的上端和右调节绳的上端均固定安装在对应的收绳槽内。
上述对应收绳槽两侧位置的滚轮上可沿圆周分布有防滑棘齿。
上述进气接头内可固定安装有单向阀。
上述对应前端口和环形气囊之间位置的外层套管和内层套管上均可分布有侧孔,外层套管和内层套管的侧孔的轮廓处固定在一起。
上述外层套管和内层套管均可为透明套管,外层套管的管壁内设有呈螺旋状的金属丝。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在双层管体的内增设转向筒,并通过滚轮和调节绳实现对其的转向控制,可准确控制管体的前进方向,进而提高插管效率,省时省力,从而为患者的急救及治疗节省时间,同时还可避免对组织的损伤。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2中D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勇,未经薛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71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榨反吹压滤机
- 下一篇:便携式数码恒温血小板振荡保存装置